重生曼哈頓1978

第969章 完全展開的隱形巨網(完)

米國東北部。

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

波士頓是米國最古老、最有文化價值和教育資源最豐富,居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整個波士頓大都會地區,擁有超過100所大學,有超過20萬名大學生在此接受教育,其教育資源的高度共享、銀行金融業的高度發達、醫療健康服務業的綜合實力等各方面,都遠超世界其他地區。

特別是波士頓發達的醫療健康服務行業,讓它在76年被譽為世界上居民健康水平最高的城市。

在市區內,人們隨處可見各種醫療機構密整合群,它們內部有無數普通人無法想象的最新最前沿醫學技術,而且它們似乎也從來都不缺少“金主”們的海量資金支援。

。。。

午後~

劍橋,知名旅遊景點哈佛廣場附近的一間咖啡廳裡。

從紐約匆匆趕來,希望找到導師巴特萊教授為他解惑的大衛,站在咖啡廳門口四處看了一圈之後,感嘆自己終於找對了地方。

因為此時,巴特萊教授正在咖啡廳的一個靠窗小桌旁,藉著溫暖的春日陽光,一邊品嚐著最喜愛的咖啡,一邊認真閱讀著。

“導師!”

“嗯?”

巴特萊教授抬起頭,看到大衛時驚訝的挑了挑眉毛,笑問道:“你怎麼找到這兒來了?”

“呵呵!”大衛走到巴特萊教授對面坐下,沒有在第一時間講出自己的來意,而是順著說道。

“茱莉叔叔知道我要過來找您,就給了我幾個地址,說您如果沒在家裡休息,一定會在這些地方。。”

“哈哈哈~原來是茱莉啊。”

“剛才你都去哪兒了?”

“我先去了您的家裡,然後是學校,那裡的人告訴我,您可能會在這兒或者圖書館。”

“所以你就先去了圖書館,發現那裡沒有我,才到這裡來的?”

“是啊。”

“可是,你都到了這裡,約我的人卻還沒到啊!”

“您在這裡,是約了人嗎?”

“對,他是我們商學院的院長萊昂納德·沙利文。”巴特萊教授說著話,抬手指向大衛身後。

大衛回頭望去,只見一名看起來很普通的花白頭髮老頭,正站在他身後笑眯眯的摘下帽子:“抱歉,我的車在半路拋錨了。”

“呵呵~”巴特萊教授聽到老友又講出了這種蹩腳的藉口,忍不住笑著搖搖頭,邀請坐下來道。

“他就是大衛·科爾曼,我的最後一名學生。”

“您好,沙利文院長。”大衛站起身微笑行禮,配合著禮貌的問候了一句。

“嗯~最近這段時間,我時常能聽到你的名字。”

“剛才還有人對我感嘆,你沒忍住收了最後一名學生啊。”沙利文院長的話似乎是另有所指,目光看向巴特萊教授,笑眯眯的模樣讓大衛心中不免腹誹幾句。

不過,巴特萊教授根本沒在意老友在言語間的抱怨和試探,微微晃動著手裡還沒看完的稿子笑道:“大衛給我的書稿,我讓人寫了一部分補充,你要看看嘛?”

“。。算了。”沙利文院長非常的眨眨眼,看著被遞到眼前的手稿,搖頭道。

“坐著本人都坐在我面前了,還看手稿幹嘛?有問題我可以直接問他啊。”

“OK~你問吧。”巴特萊教授收回了稿子,把它放在小桌上,對大衛挑了挑眉毛,丟去一個無聲的暗示。

“額。。”大衛臉上閃過驚訝,目光在兩位老頭身上轉了幾圈,有些不確定的望向導師。

巴特萊教授讀懂了大衛的表情,抿嘴忍著笑微微點頭,再次確定了自己的意思!

Emm。。

大衛轉頭看向沙利文院長,發現他好像看破了一切似的,從容的調整好坐姿。

“大衛,你的手稿我都看過了,它叫貨幣金融學?”

“我和所有看過這份手稿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

“你只上過高中,沒有在任何一所學校正式學習過經濟學相關知識,為什麼會寫這本書呢?”

“寫書。。”大衛知道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認真思考後,又在巴特萊教授那裡得到了第三次帶有催促意味的暗示,謹慎答道。

“我最開始的目的是想透過它嚮導師驗證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方法。”

“階段性學習成果,就是您看到的書稿。”

“而我的學習方法,我把它稱作ComprehensiveAttributionMethodologyinResearch(簡稱,全歸因治學方法)。”

“這套方法,是一種強調跨學科知識整合與明確知識來源的系統性治學理念,核心在於透過追溯各項不同類別的基礎學科底層邏輯,實現知識的簡潔化應用。”

“用更簡單直接的解釋,就是有明確目標性的拿來主義。。”

“哦?”沙利文院長臉上的笑容收斂了許多,盯著大衛問道。

“這個詞兒,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

“當然~如果沒人和您提起過它,那麼它就是我創造的了。”大衛在沙利文院長的注視下,談吐神態忽然變得異常放鬆自信,聳聳肩笑道。

“我給您舉一個例子吧~您知道蘋果個人計算機,或看到過它的廣告嗎?”

“嗯,在報紙上看到過。”

“您對它怎麼看?”

“呵呵~它根本算不上個人計算機,充其量算是一個昂貴的電子玩具罷了。”沙利文院長眼中帶笑,回答了大衛的提問。

“嗯!您這樣評價也沒錯。”

“但您應該不知道,加州蘋果公司推出的蘋果Ⅱ代個人計算機,它的微處理器是摩托羅拉公司的產品,動態和固態儲存器來自英特爾,只有磁碟軟碟機是蘋果公司工程師的自主設計,再委託代加工廠生產的。。”

“不管是我們在報紙廣告上蘋果Ⅱ代個人計算機,還是大街上行駛著的各大品牌轎車,它們都是現代工業化發展後期的典型重資產商品。”

“沙利文院長,重資產這個詞兒,您應該非常熟悉了。”

“它的優勢在於,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大、成本回收週期長、技術門檻高,運營模式不易被模仿,更容易在業內形成半壟斷式發展,同時也更容易產生規模效應。。”

“但是,一家成熟的重資產運營企業,想要透過規模經濟建立競爭優勢,又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是固定成本(投入),必須在總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例。”

“很大,是相對於企業在其中經營的市場規模而言。”

“這些固定成本可能是廠房等固定資產,也可能是廣告等長期經營費用。”

“第二,是產品技術必須與客戶的需求和忠誠度相結合,這樣才可以把競爭對手拒之門外。”

“在過去百年的世界各國工業和經濟發展中,能源類行業、大規模製造業、房地產行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汽車製造、半導體業和航空航天工業,都屬於重資產行業框架內。”

“50年代初,聯邦政府頒佈《統一商法典》,明確了存貨質押業務的規劃的同時,大力推動了各行各業的健康發展,尤其是促進供應鏈金融(SupplyChainFinance)助力無數中小企業,走向了快速壯大成長的階段。。”

“而它們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許多大型物流企業,如FedEX和UPS等快速崛起,並開始與銀行合作,提供預付款融資、結算保險、質押物評估融資和監管服務,增強了。。”

大衛說到這裡,故意停下來看著沙利文院長,試探道:“我和普林斯頓大學的蓋伊·盧瑟校長,聊過一些他們學校應屆畢業生的真實就業情況,以及他們學校的校董們對此有何想法。。”

“我的公司就設在史丹利,它們從去年秋天開始裁員,今年我聽說也沒有增加招聘實習生的計劃,所以。。”

沙利文院長的目光閃爍了幾下,微笑點頭,從兜裡掏出一個軟皮備忘錄,把它記下來後,又問道:“供應鏈金融(縮寫SCF),可能會讓投行們感興趣,我記下了。”

“還有嗎?”

“。。”大衛低下頭,盯著沙利文院長的備忘錄看了幾秒,心中那股奇怪的感覺更加強烈了。

巴特萊教授的目光在兩人臉上游走一圈,忍笑抬起手,點指著面前自己正在看的書稿,對大衛道:“這些,是沙利文院長的學生唐納德,幫你寫的。”

“啊哦~這樣啊。”大衛迎著導師的目光露出一絲無奈笑容,聳聳肩想了想,繼續說道。

“我記得曾經在電視上有過一番爭論,人們到底是應該多吃植物食用油好,還是動物食用油比較好?”

“植物食用油包含了大豆油、橄欖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芝麻油等等,”

“二戰後,我們國內農耕工業化發展速度極快,不僅讓這些可榨取植物油的農產品變得更加廉價,也讓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可選項更加豐富起來。”

“植物食用油,擁有營養價值很高,更容易被身體吸收等優點。。”

“但是,它因自身的化學結構不太穩定,容易在高溫下產生大量右踝物質,飽受質疑。。”

“而動物食用油則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它在與各種蔬菜搭配製作的菜餚非常受歡迎,其獨特的風味和多種特殊營養成分,不僅能讓人食慾大開,還能促進人體維生素的吸收。”

“所以到底是多吃哪種油比較好,在我看來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人想要吃的健康,必須保持身體攝入的營養均衡,兩種油完全可以搭配著吃,沒必要糾結。”

“你的這些話,好像更應該被用在學生們的畢業典禮上。”沙利文院長放下手裡的鋼筆,笑眯眯的盯著大衛。

“您。。沒遇到盧瑟校長一樣的困擾嗎?”

“我只是個院長,又不是校長,管那麼多幹嘛?”

“啊哦~那我覺得您可能會更加關心,今年的招生人數和報考研究生的數量,以及師資人才的。。”大衛說著,看向導師巴特萊教授,後面的話沒說出來。

“哈哈哈~你輸了,拿錢吧!”巴特萊教授大笑著用手拍了兩下桌子,向老朋友沙利文得意的道。

“。。果然!”大衛倍感無語的翻了下白眼,拿起咖啡悶頭喝起來。

沙利文院長啞然失笑,從錢包裡掏出十米元放在桌上,無視了老友的得意和炫耀,安靜看了大衛幾秒,低聲道:“你有什麼話或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說吧,也讓我輸的明白一點。”

“我。。您對我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大衛當然不會傻傻的亂說,目光看向導師,希望他能開口解圍。

可是巴特萊教授卻並不想老友不甘心,笑呵呵的擺手道:“我們都知道,你上午去參加紐聯儲會議時的發言,也都對你從未講過的個人想法非常感興趣。”

“今天,在這裡只有我們三個。”

“你有什麼想說的就直接說,沒關係,我也想聽。”

沒關係嗎?

大衛向後靠坐在椅子裡,轉頭看向窗外,直視著天空中的午後暖陽沉思片刻後,長吁了一口氣,看向沙利文院長道。

“我和賈爾斯、布魯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們在聊天時曾討論過,近現代經濟學家們的觀點有時候的確存在著巨大分歧。。”

“不過我覺得,當他們對某個理論出現分歧時,通常是因為他們看待世界的方法和各自對價值判斷不一致,才會出現不確定理論最為合適。。”

“而且他們往往會首先遵從各自的價值判斷,然後才是各自堅持的經濟學觀點意見。”

“那麼價值判斷到底是什麼?有多少人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呢?”

“我覺得,價值判斷更類似於站隊或者個人傾向,它存在的前提和根基就是經濟學的小圈子群體文化。”

“當然了,誰都無法否認~經濟學家們的確在許多方面有著共同的觀點和意見。”

“畢竟在很多事情上,經濟學家們已經達成了共識~”

“比如聯邦政府曾執行過的房屋租金管制,在經濟層面上來看是很低效的;科學技術進步對於經濟增長十分重要;政府執行的關稅政策通常是為了保護那些效率低下的產業免於激烈的市場競爭;消費稅比所得稅對窮人更加不利等等。。”

大衛說著覺得自己的頭腦越來越清醒,許多被遺忘在靈魂記憶角落裡面的資訊,此時都紛紛自己“跳”出來。

。。。

約一個小時後。

大衛喝光了第三杯咖啡,吃掉了一整盤小甜品,沙利文院長也在自己的備忘錄上面記錄了七八頁,才神態滿足的向後面的椅子裡靠了靠,主動向老友巴特萊教授講起正事。

“你這次手術成功歸來之後,學院裡剛剛維持住的短暫平衡又被打破了。。”

“那些支援詹姆士·託賓,馬丁·菲爾德斯坦,保羅·薩繆爾森,保羅·斯威齊的人,還有約翰·加爾佈雷斯的支持者們在院內開會時吵成了一團,互不相讓,不僅讓我很煩,也讓校長德雷克·博克在這段時間大感頭痛。。”

“呵呵~抱歉!我幫不了你。”巴特萊教授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攤開手哂然一笑。

“。。哎!”沙利文院長非常瞭解,面前這位溫和中立派老友此刻的心情,露出苦笑轉頭向大衛嘆道。

“阿爾文·漢森,是我們學院最早支援凱恩斯主義的人,培養了包括保羅·薩繆爾森在內的一批優秀經濟學家,大力推動了凱恩斯學派在米國的發展。”

“保羅·斯威齊和詹姆士·託賓,都是熊彼得的優秀學生,他們在國內外經濟學界的名聲和地位,你應該有所耳聞。。”

“至於約翰·加爾佈雷斯,他在二戰時期接受了羅斯福總統的邀請,擔任米國物價管理局局長,和戰略宏觀調查團團長等政府高階職務。”

“後來到了60年代,他和保羅·薩繆爾森一樣,曾經在肯尼迪總統任期內的聯邦政府擔任高職,最近幾年還被選為米國經濟學會的會長。”

“這些人。。”

“抱歉,幾位先生。打擾了!”此時,咖啡廳的一名侍者來到近前,開口打斷了沙利文院長的聲音。

三人聞聲望去,面露好奇,

穿著白襯衫+深紅色馬甲的男侍者聲音放得更低了一些,望向大衛問道:“您是大衛·科爾曼先生嗎?”

“是我。”

“有人打過來兩次電話,說是有急事找您。”

“哦?現在?”

“是的,他還沒掛線,在等您。”

“額。。好的,謝謝。”大衛有些奇怪,誰會把電話打到這裡來找自己,撓著頭嚮導師和沙利文院長致歉,起身跟著侍者走了。

他走後。

巴特萊教授蹺著二郎腿,目光望向身側的窗外,沉默數秒後聲音悠悠的道。

“前段時間去紐約參加的那次論壇,我在和一個新朋友聊天時,他說的一些話給了我很大啟發。”

“他說~我能看到的所有成功人士當中,大約可以被分為五類人。”

“一、是那些全身心撲在事業上,每天不知疲憊的工作狂,往往能在其奮鬥的行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又很難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最後鬧出許多家庭不幸。”

“二、是那些喜歡研究人的人,每天都會從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揣摩人心,體悟人性。。”

“三、是那些天生愛財的人,他們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如何賺錢,如何變得富有,如何才能守住這些財富,併為此甘願放棄道德和廉恥,不惜親友反目,妻離子散,孤獨終老。。”

“四、則是以上三種人當中,某兩種人的混合體。”

“他們要麼是既愛錢又渴望事業成功的人,要麼是既愛揣摩人心又善於利用人性賺錢或成就事業的人。”

“這類人,很可怕!”

“我在遇到他們時,很多時候都不知他們口中哪句是真心話,哪句是謊言,更不要說去揣測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了。。”

“至於第五類人,我遇到的極少。”

“但從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這類人一般都是道德底線非常靈活,為人處世看似破綻百出,實則他們早已把人心看得通透,不會去計較眼前得與失的真正智者。”

“這類人有時還會做出損己利他的決定,在身邊人獲得了想要巨大好處之後,再給予他們巨大的精神和心理滿足感,讓自己成為群體的核心,進而獲得從群體中獲得人們意識不到的隱性利益。。”

巴特萊教授轉回頭,看向眉頭緊鎖的老友沙利文院長,淡淡笑道:“你應該也聽說過,大衛這小子總喜歡把雙贏掛在嘴邊,希望每一個想從他身上獲得好處的人都能得償所願。”

“他是這樣說的,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他讓身邊的每個人都過上了物質相對富足的嚮往生活,而自己的銀行個人儲蓄賬戶裡面只有幾十米元,個人信用賬戶裡面也都是公司劃轉給他使用的公款。。”

“等會兒,如果你想讓他為這次下午茶買單,他兜裡的錢可能都不夠付賬。。”

“所以,我不管你今天在看到他突然出現後,心裡謀劃著什麼,都不必再遮遮掩掩了,與他講話直接一點效果會更好,否則他還會和你繼續裝糊塗、繞圈子。”

“嗯!”沙利文院長思索著點點頭,拿起咖啡杯安靜的品嚐起來。

。。。

約一刻鐘後,大衛邁著輕快的腳步回來了。

他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掃了一眼沉默的沙利文院長,嚮導師解釋道:“來電話找我的是派恩,他這幾天在得州那邊幫我處理事情,今晚就能趕回來。”

“DA安保公司?”巴特萊教授表情微妙的笑了笑,問道。

“是的。”

“派恩性格穩重,是個做事業的人,它應該不會再給你添麻煩了。”

“呵呵~”大衛聽懂了導師的話中之意,苦笑搖搖頭,主動換了一個話題道。

“剛才除了派恩,我還收到紐約那邊傳來的訊息,黃金期貨市場即將進入交割的近月合約出現了大幅度異動,今天上午暴漲8%左右,下午又下跌近10%,成交量更是突破了歷史記錄。。”

“金價呢?現在跌到多少了?”沙利文院長突然變得很緊張,忍不住開口問道。

大衛眨著眼愣了兩秒,微笑答道:“最新金價期貨合約是248米元每盎司左後,但我覺得如果明天開盤繼續金價下跌的話,我可能會考慮在遠月合約增加多單。”

“增加?你也在做多黃金?”

“對啊,我從幾個月前就開始做多黃金了。您也是?”

“。。”沙利文院長沒有立刻回答大衛,而是轉頭看向老友巴特萊教授,皺眉想了想才問道。

“我聽說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蓋伊·盧瑟,找你諮詢過投資?”

“是的,他還把一部分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友捐款,委託給我的公司進行投資管理。”

“這部分捐款是多少?”

“額。。抱歉,我無法回答您。”

沙利文院長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再次轉頭看向了老友。

不過,這次巴特萊教授好像選擇性失明瞭,偏頭看向窗外的街景,態度明確的表示自己只把耳朵留下了,其餘免談。

大衛看到了導師擺出如此有趣的反應,面帶笑意的向服務員招招手,在確定對方可以滿足自己提出的要求之後,向沙利文院長微笑著快速道。

“我的導師巴特萊教授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工作多年,我最好的兩位朋友也是在商學院畢業的人,如果說我對商學院或者哈佛大學一無所知,您肯定不會相信。。”

“剛才您說的話,我都聽懂了,也很理解您對於院內和校內各派理念之爭的苦惱,但我不知道您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好像被人們忽略的重點~”

“沙利文院長,您知道現在全世界有多少所大學的商學院,採用薩繆爾森教授的著作《經濟學》作為基礎教材嗎?”

“據我所知,自從1948年薩繆爾森教授釋出《經濟學》一書後,共有幾十個國家把它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再版十幾次,全世界的發行量已經超過500萬冊,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不斷增長!”

大衛說到這裡慢慢收起了微笑,故意放慢語速的同時,仔細觀察著沙利文院長的表情道。

“可能有人會說薩繆爾森教授的另一本著作《經濟學分析基礎》的發行量很少,只有學術界人士比較熟悉。”

“而他的作品《經濟學》,在最近三十年向全世界數百萬學生普及了新古典經濟學理念,讓它成為當之無愧的經濟學啟蒙教科書的這個事實,現在好像沒多少人會提及。。”

“那麼,如果我們想要對薩繆爾森教授的學術生涯蓋棺定論,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經濟學》嗎?”

“NO~這個問題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我聽說,薩繆爾森教授曾經很自負的稱自己是這個時代最後一名通才。”

“而所謂通才,實際上應該說的是古典時期那種百科全書式的經濟學家。”

“他在教科書中的經典理論,如果以現在哈佛大學眾多經濟學教授的眼光來看,並沒能實現他自己想要的集大成之作。”

“有人批評他的書像味道很不錯的三明治,到最後只吃到了麵包的味道,比如他在書中提出混合折中方法,是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混在一起成為混合經濟。”

“而在我通篇讀完《經濟學》之後發現,市場和政府總是在不斷打架爭吵,微觀和宏觀好像是強行被關在一起的鴛鴦,這和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書中的理論並不是一回事兒。。”

“還有人會比較含蓄的說,薩繆爾森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的經濟學原理毫無特點,只是在某些方法上進行了改進,而他們卻從不會這樣說凱恩斯或者馬歇爾。。”

“但直至現在也沒人主動提起過,薩繆爾森教授是第一個有關管理工具的發明者,像天氣預報和大工廠中怎麼找到最省錢、最省時間的最佳化配置研究,以及金融市場投資風險管理等等,都是來自他提出的方法上的改進。。”

“我個人非常喜歡研讀歷史,在翻閱許多歷史資料後我獲知了,薩繆爾森教授的《經濟學》出版前基本上沒有一本可以與《經濟學》相提並論的正統經濟學教科書。。”

“以前,經濟學界的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凱恩斯、馬克思、約翰·穆勒、李嘉圖和亞當·私密等等,他們出版的書在我看來根本不是教科書,而是論文集或者專題研究。”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許多人越來越無法看懂那些古典經濟學名著!”

“假如我們除去時代不斷發展的客觀因素,嘗試著分析其本質就不難發現,這些書就是它們作者在那個時代發表的專業論文集或經濟學專題研究匯總而已。。”

“所以我們在客觀評價薩繆爾森教授的時候,應該建立在他的堅實的專業水準上,只有他擁有大師級的藝術造詣,才能締造大師級的教科書。”

大衛說著,目光看向導師巴特萊教授,目光中帶著一絲歉意,嘴上卻毫不保留的道。

“正是薩繆爾森教授創造了經濟學(教科書)暢銷書的時代,才帶動了其他財經類圖書像現在流行的金融管理類圖書的出版熱潮。。”

“否則道現在大家可能要讀的書,可能還是那種被許多大學生們稱作沉悶科學的大部頭經濟學名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