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心安處2

第362章 四福晉11

康熙對這一新的稻種極為重視,經過了十年的反覆驗證與試驗,最終確認御稻米的早熟特性。

直到他確認這種水稻能在北方環境下成功種植後,才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他的育種過程,耐心且持久,為中國水稻的北移和推廣奠定了基礎。

康熙帝的水稻栽培史上的另一項貢獻是推動了雙季稻的發展,雖然雙季稻在明代已有一些記載,但當時的雙季稻主要是指糯米和粳米的連作,而康熙皇帝創造的雙季稻則突破了這一傳統,實現了同種粳稻的雙季連作。

為了農業的需要,康熙還努力研究氣象,他下令各地每天記錄當地的陰晴風雨,由主要負責人按時上報,並作為一種制度規定下來。至今,故宮內還儲存著大批清代的《晴雨錄》。這是一批很寶貴的氣象史料。

為了同樣的需要,康熙還研究蝗蟲,調查滅蝗的方法,並親自指導一些地區的滅蝗工作。

一個古代皇帝,能親力親為研究農業多年,康熙絕對是獨一份了,這一點,棲寧很是敬佩,要知道很多研究,研究多年可能都沒有任何成果,但康熙還是能耐心去研究。

推廣御稻米時,也是在實驗田裡反覆實驗了多年,才全國性推廣的,這也是很嚴謹很科學了。

除了培育良種和病害醫治方法外,棲寧和胤祚還寫上了紅薯的推廣情況。

紅薯在明朝的時候就被帶回來了,但是直到乾隆朝才開始全國推廣,就是因為紅薯不易儲存,乾隆朝時研究出了地窖儲存法,才讓紅薯得到了大量種植。

康熙收到胤祚呈上的農書後,興奮的研究了多日,召集了戶部的官員一起研究,胤祚都留在皇宮加班了,已經多日未回。

棲寧這邊閉門謝客,因為這件事出來很多人託關係想要求他們培育的良種,她又不是冤大頭,除了給康熙用的,剩下的當然要給自己的田莊種上了。

這幾年,康熙在農業大力推廣,胤祚也出差往全國各地跑,棲寧就在王府帶著小蘋果,繼續研究雜交水稻。

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塞外出巡,歷史的節點又來了,不出意外,太子胤礽被廢了。

朝中局勢變的緊張,大阿哥主張殺了太子,被三阿哥舉報說他魘鎮太子,大阿哥被革爵圈禁。康熙讓大臣推選新的太子,大部分大臣都極力推薦八阿哥,只有少數推薦其他皇子的,八阿哥被罵回家關禁閉。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朝中的局勢一變再變,棲寧和胤祚知道歷史,這些事都沒有摻和進去,一心只想種田,提前搶了四阿哥的人設。

康熙四十八年,太子復立,康熙大封皇子爵位,胤祚早已經是親王,封無可封了,念及他這些年的貢獻,被封為鐵帽子親王。

棲寧在這個時候懷了二胎,對外說這胎懷的不好,要靜養,推了所有的社交,胤祚繼續在外指導農業,夫妻倆擺明了不想參與奪嫡之事。

這當然是假的,棲寧已經想好辦法奪嫡了,現在就不參與進去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