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崇禎太不穩健了

第81章 太子的鋤頭揮的飛起

太子自詡很會揮舞鋤頭的,卻也不能保證把李自成牆角挖了,但是挖建虜的牆角卻取得了初步成功。

朝鮮,江華島,相距陸地兩裡地,其間鹽河水勢兇猛,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故陸上有警則朝王避居其上。

大明天啟七年建虜入侵,朝鮮君臣避居江華島,最終朝鮮與建虜盟誓為兄弟之國,向建虜開市並繳納歲幣。

因為不甘心受制於建虜且東江鎮尤存,朝鮮不敢不與大明暗通曲款,崇禎九年,皇太極以朝鮮不臣為由親征,最終朝鮮國王李倧投降並向皇太極三跪九叩之禮,朝鮮成為建虜的藩屬國。

東江鎮滅,大明對朝鮮再無影響而建虜就在旁邊,選擇就一目瞭然。

尤其是國王李倧生怕建虜有半點不滿而再次興兵,畢恭畢敬,又禁絕與明國的一切商貿與官方往來,所以總戎使李時白聽說明國使者抵達的時候,很是驚訝。

“明使前來,莫非為了合擊虜夷?”李時白問道。

要是如此,還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免得大清爸爸不開心了打屁屁。

“非為軍事,乃是通商。”江華島知府金南俊說道。

“通商……”李時白沉吟片刻,道:“若是有利可圖,自無不可。”

清大朝大,不如錢大。

有誰跟銀子過不去呢?

請,坐,茶。

“呸~”沈廷揚吐出茶水,道:“總戎可謂位極人臣,便是飲此劣茶?”

李時白不好意思地說道:“小國茶葉粗劣,客官見笑。”

“我此次來,帶了一些上好龍井,總戎可以嚐嚐。”沈廷揚伸手,隨從立刻遞上了茶葉。

“多謝客官。”李時白笑逐顏開。

不只是為了茶葉,也是為了沈廷揚的態度。

自稱“我”有無禮之嫌,但用在這裡說明雙方是平等的,也是暗示就是做生意,不代表兩國交往。

換了茶水,李時白邀請之後,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滿足的說道:“久未飲如此好茶,舒坦。”

沈廷揚接道:“總戎喜歡的話,我以後每年都帶一些來。”

言外之意:生意能不能做,做的話能不能持續?

李時白秒懂,道:“多謝先生,本官厚顏受了,若是本官離職,想來接任者也是歡迎先生茶葉的。”

生意可以做,並且努力保證一直持續。

試探結束。

沈廷揚說道:“我此來帶了許多文房四寶書籍絲綢器物,都是朝鮮的暢銷貨物。

如今大明境內天災戰亂不斷,糧價高昂,最是有利可圖,因此想以糧食抵價。”

“如此甚好。”李時白撫掌笑道:“如此互利互惠,萬世不移。”

沈廷揚取過貨物清單遞過去,道:“各項貨物計有十船,估價三十萬兩,折糧十萬石。

此次我帶了十艘船,運回兩萬石糧食,餘者可用人參、精鐵、皮毛抵價,亦可作為定金。”

“先生豪氣!”李時白誇了一句,接過清單讓下人校核。

若是沈廷揚給的貨物資料沒錯,那麼他能賺十萬兩。

出售明國貨物賺十五萬,以二兩五購糧還有五萬差價,裡外裡就是二十萬,其中五萬兩打點各方,五萬兩上交國王,哪怕皇太極來了也禁止不了這生意。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不共戴天,你大清再強,那也要拼命的。

兩人轉入閒話聊了一刻鐘,下人回來,點了點頭。

沈廷揚貨單沒錯。

“先生大氣,下官立刻籌備糧食。”李時白賠著笑臉說道。

如此順利,沈廷揚大感滿意。

貨物也就值個三五萬而已,就算溢價用現銀購糧也是賺。

這年頭銀子好搞糧食難得,十萬石糧食帶回去,東宮衛兩萬五千兵的半年伙食就夠了。

朝鮮糧入大明,則建虜無糧,如果倭國發兵,朝鮮會發現自己也缺糧。

無糧則不能戰。

等朝鮮被倭國佔領,看建虜怎麼辦。

表面上太子只是挖朝鮮糧食,其實是一環扣一環,滿滿的套路。

沈廷揚暗暗佩服太子時,李時白說道:“先生,下官這裡有個情報,或許可以抵扣一部分貨款。”

“若是訊息屬實,可以抵消一部分貨款。”沈廷揚笑容越發燦爛。

另一個好處不就來了?

李時白坐直身體,道:“虜夷正在調集兵馬,欲大舉南下,竊取中原,下官分析,就在近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