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崇禎太不穩健了

第104章 父子互發金牌

轟~轟~轟~

硝煙瀰漫,鐵彈呼嘯而過,城頭不時有慘叫響起,城下亦有殘肢斷臂飛出。

雙方炮擊正酣。

城中,建在鐘樓上的望鬥裡,太子正舉著望遠鏡觀察敵情。

視野裡,一隊虜兵圍著千餘百姓說著什麼,隨即百姓搬起土袋往護城河衝來,沒等他們衝到河邊,火銃響起,將這些百姓擊殺在遠處。

沒有手軟。

非親非故的,不可能放任他們填塞護城河。

一些百姓扔掉土袋,轉身往回跑,剛出安全距離,被虜兵射翻在地。

太子毫無波瀾。

早就收攏百姓進城,奈何總有大聰明以為自己不會被發現,只能讓他們自擔後果。

城外,豪格看著大明太子,眉頭緊鎖。

通州拿不下來了。

城防堅固,士氣高昂,抵抗的決心很強,明國太子還親自督戰,最重要的是,雙方炮擊,城外打不過城內。

就在他苦思破局之策時,鰲拜打馬而來。

沒等他行禮,豪格怒喝道:“何以擅離職守?”

鰲拜拜道:“啟奏大帥,吳三桂投了!”

“什麼?”豪格一愣。

鰲拜滿臉笑容的回道:“千真萬確,皇上遣使過山海關通傳的各處。”

“太好了!”豪格揮舞著雙拳,興奮不已地說道:“以吳三桂聲望,可盡招降邊關各城,如此不僅可用之兵大增,亦有可用之糧。”

“大帥,臣以為可以吳三桂為使者,招降各邊城後繞過京津,取河北山東,截斷北京漕運而後圖謀攻城。”鰲拜說道。

“此乃上策。”豪格點頭,道:“收兵回營,孤親去山海關撫慰吳三桂。”

在紫禁城裡過中秋節?

懂點事,大局為重。

這個時候的吳三桂並不在山海關,而是在錦州城外。

皇太極不良於行,卻令代善出城三十里迎接,並令美女三里奉酒,諸官員五里張彩帳設宴招待,可謂極盡隆重。

見皇太極站在城門外,吳三桂遠遠下馬跪下,膝行至皇太極面前,聲淚俱下地說道:“臣不知天命,抗拒王師,勢窮乃降,皇上不計前嫌,隆恩厚典臣,臣萬死難報其一。”

皇太極扶起吳三桂,給了一個大大的擁抱,說道:“卿順天應命,舉關寧來投,免生靈塗炭,功莫大焉。”

吳三桂又拜下,道:“臣願為前鋒卒,為大清混一天下效犬馬之勞。”

皇太極再扶起吳三桂,道:“朕並不欲卿為難,卿亦莫要因此自責。”

吳三桂再次拜下,道:“朱氏視臣如草芥,皇上待臣以國士,臣當勠力效命,以報皇上恩澤。”

皇太極扶起吳三桂,說道:“且入城洗塵,餘者稍後再說。”

皇太極一揮手,四個容貌秀美身材妖嬈豐潤的女子走了過來,朝吳三桂行禮。

“卿久在軍伍,身邊無人照顧,此四女子姿色上佳,亦會騎馬,可隨侍卿左右。”皇太極說道。

“臣叩謝皇上恩賜。”吳三桂再拜。

“走,回城。”皇太極招手。

心情大好,身體也跟著好了起來。

如今已經是八月初十,歷史上的皇太極已經涼透了,如今依舊騎得烈馬喝得烈酒。

就在吳三桂被酒色澆灌時,通州守軍已經確認了建虜退兵。

“從通州退兵,卻未襲擾運河沿岸,意欲何為?”朱慈烺盯著地圖,喃喃自語。

馮師孔說道:“殿下,或許建虜效前六次之舉,欲繞過京津,侵河北山東甚至山東各處。”

“殿下,據城堅守,內外隔絕,無法分析,臣願領斥候打探訊息。”陸周說道。

“確實有必要……”

“報~”

呼喝中,黃梧衝進來,拜道:“啟奏殿下,吳三桂殺張縉彥……”

“什麼?”朱慈烺猛地起身,喝問道:“訊息屬實?”

黃梧回道:“臣在桅杆上看的清楚,吳三桂確實殺了張縉彥。”

朱慈烺砰地砸在桌子上,喝道:“吳賊固不知忠義,卻不顧祖宗與父兄否?”

氣抖冷。

不想給朱氏賣命,卻給虜夷當狗,實在不當人子。

“傳詔鄭芝龍,派船由海面監視山海關動向,傳詔黃蜚,移駐濟寧,聽魯王號令。”朱慈烺轉身看向地圖,在曲阜微微一頓,隨即說道:“傳詔南京,供給黃蜚部糧草,勿得有缺。

傳詔施大宣、鄭鴻奎,盡發海船,協助京津臣民南下。”

詔書頃刻擬定,由親衛匆忙發出。

“陸周。”朱慈烺點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