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崇禎太不穩健了

第96章 衍聖公的安排

朱大典駐淮安,其防區包括海州、泗州等地,史可法駐徐州,防區西至開封。

濟南城裡,朱以海送走了信使,吩咐手下關了門,握緊拳頭上下揮舞,努力不讓自己大笑出來。

太好了,京師告警,無暇顧及山東,從今以後,他就是山東王,說一不二的存在。

轉了幾圈平緩了一下心情,朱以海出門,叫道:“來人,請左右長史及王衛指揮使來!”

不一刻,左長史張天維與右長史陳之遴帶著長史司屬官抵達,王衛指揮使顏則孔緊隨其後。

朱以海帶著惶急說道:“諸卿,京師告警,山東不安,為之奈何?”

“大王當務之急乃是整治軍隊,先固濟南防務而後支援京師。”顏則孔說道。

他是文人出身,卻有參謀軍機升遷,從天啟二年白蓮教亂自抵禦流寇,見多識廣,如今領魯王王衛軍兼管濟南軍務,深知魯兵猶有不足,去支援京師就是羊入虎口。

“先謀自守而後勤王,此乃穩妥之策。”張天維說道:“只是清點府庫,銀尚有二十餘萬兩,糧僅八千石,雖然秋收將近,然因建虜肆虐,城郊田地多荒棄,秋稅難收。”

要是以前,朱以海肯定說一句派兵強收,但是死裡逃生後知道了民心的重要性,不敢肆意妄為。

“糧食不足,則不足以養軍。”朱以海思考了片刻,道:“出銀五萬兩,向孔氏購糧兩萬石,可否?”

諸人眼睛一亮。

唐王空口白牙要了三千石,真金白銀沒道理不給吧?

“大王,臣走一趟,先行談妥。”陳之遴主動請纓。

對於這個崇禎十年榜眼,魯王還是很器重的,當即派了一隊護衛護著陳之遴前往曲阜。

曲阜隸屬濟南,屬於魯王直管,而右長史是魯王府文官二把手,因此孔胤植不敢怠慢這個後進晚輩,親自出門迎接。

分賓主落座,閒話幾句,陳之遴轉入正題,道:“建虜大軍破關,有圖謀神都之意,京畿震動,山東就在左近,必受牽連。

魯王奉命鎮守山東,正當整治軍伍,奈何糧草不足,學生奉王命,求購糧食於公爺,望公爺相助。”

買啊?那就有的談。

孔胤植問道:“未知作價幾何?購買多少?”

一點都不像聖人之後,倒像是市井之徒。

陳之遴也不在意,道:“三萬兩求購兩萬石。”

孔胤植皺眉,不悅地說道:“長史莫非不知物價?”

“學生自然知道,奈何庫藏空虛,魯王確實已經竭盡全力。”陳之遴賣慘。

窮逼就少買一些!

孔胤植沉聲說道:“雖然秋收將至,然建虜肆虐半年,生產荒廢,糧價日趨高漲,已至三兩五一石。

國事為重,孔府不是錙銖必較,只是曲阜亦需贍養,至多隻能出一萬石。”

“一萬石決計不夠的。”陳之遴搖頭說道:“學生做主,再加三千兩,否則只能派駐一部分軍伍來曲阜就食。”

三+三=亖。

碼的,又是這套!

孔胤植感覺很心塞。

唐王這樣搞,魯王這樣搞,簡直比韃子還韃子!

奈何孔氏至名壓不住大頭兵,真等人來一場“譁變”,哪怕事後朝廷做主,孔子已經被人刨出來曬了太陽,無法彌補。

“也罷,國事艱難,就如此吧。”孔胤植長嘆了一口氣。

陳之遴大喜拜下,道:“多謝公爺成全,學生即刻卿魯王準備銀兩,亦請公爺清點糧食,待學生來運。”

“車隊來即可運糧。”孔胤植沒有再掙扎。

陳之遴飛馬返回魯王府,衝到朱以海前面,叫道:“大王,好訊息,衍聖公願以四萬六千兩售糧一萬八千石。”

“好,果不愧聖人之後,右長史亦有大才!”朱以海撫掌讚歎不已。

三兩五的糧食作價二兩五,確實是大大的良心。

陳之遴說道:“大王,事不宜遲,當速速準備銀兩與車馬去運糧,免得孔氏反悔。”

“來人,聽右長史安排運糧。”朱以海叫道。

一萬二千兩銀入腰包,兩千石為運糧隊的外快,皆大歡喜。

孔胤植很不歡喜。

他躲在書房裡奮筆疾書,全不顧煙火繚繞。

自從陳演事發,大家都注意廢稿處理,不等墨幹就付之火盆中。

終於,孔胤植放下筆,滿意地點了點頭。

“……建虜大舉入關,以其強,有全取中原之勢,即便不能,南宋局面耳。

然南富北貧,且帝在南,或可再行太祖之例。

一切猶未可知。

曲阜,孔氏根基,不可棄也,吾當守之,預防萬一,南方亦不可不備,當效四十八世祖南下……”

四十八世祖孔端友隨宋高宗南渡,得封的衍聖公,是為南宗,而其胞弟孔端操留守曲阜,偽齊為收攏人心,封操子孔璠為衍聖公,是為北宗。

局勢不明,孔胤植為策萬全,打算行先祖故事,這樣不管最終誰主天下,或者南北僵持不下,他們家都穩如泰山。

江山迭代,王侯更替,唯有孔氏榮寵不衰,屬實是贏麻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