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拜見皇后……”
“免禮。”周氏丟下一句,快步走到城牆邊,看向戰場。
距離頗遠,看不太清楚,黃景昉連忙送上望遠鏡。
周氏接過,見皇帝大纛猶在,不禁鬆了口氣,只是沒看到皇帝身影,不免心憂。
待看到太子列陣於虜騎之前,怒吼道:“東宮衛新建,何以出戰?爾等自詡忠臣良將,何以不加阻攔?”
“臣等沒料到會有敵騎增援……”黃景昉弱弱地解釋道。
周氏恨恨地瞪了他一眼,沒有再說,只把望遠鏡對著太子。
手指發白,嘴唇咬出血尚且不覺。
城外,楊衍帶騎兵與韃子衝了一陣,完成轉向後,正看到東宮衛與韃子援軍列陣而對,大驚失色地吼道:“東宮衛新建尚且出戰,我等久受皇恩,此時不拼命,更待何時?兄弟們,跟我擊破當面之敵,保護太子!”
“殺敵~保護太子~”諸兵齊呼。
聽到騎兵呼喝,朱由檢扭頭看向東宮衛,臉色大變。
面對鮮血淋漓尚且無感,看到兒子親臨戰場就慌了。
訓練三個月的新丁怎麼跟身經百戰的韃子打?這是要死啊!
“董大,帶本部人馬支援太子,朕阻擊韃子。”朱由檢叫道。
“臣立刻就去。”董大擊退一個韃子,收攏本部人馬。
阿巴泰察覺到明軍驚慌,大喝道:“殺,殺上去,給正白旗爭取一點時間!”
董大部立刻被糾纏住了。
“賊子!”朱由檢怒氣勃發,箭步上前錘扁一個腦袋,順手搶過對方重斧。
左手斧,右手錘,碰著死,磕著傷,韃子被殺得節節敗退。
董大趁勢收回本部,轉身奔向太子處。
兩方騎兵已經開始對沖。
看到太子跟在騎兵隊後面,董大哀嘆道:“完了!”
三個月新兵而已,若是步兵還能憑藉勇氣廝殺,騎兵是高技術兵種,勇氣很難彌補的。
楊衍拼命打馬,想要衝破韃騎阻截去救太子,不提防一箭射來,正中咽喉。
這部都是精銳,主將落馬,副將蕭金雄接替指揮,呼喝著向前。
東宮衛騎兵已經加速。
看著對面騎兵臉上的驚慌,董鄂露出了勝券在握的笑容。
騎兵是高技術兵種,馬上拼殺的技巧可不是新兵能把握的住的。
而且對方陣型也有大問題。
前後五排,一個照面就破了,根本擋不住厚實陣型的衝擊。
看到最後面的太子,董鄂大喝道:“生擒明國太子,展現大清兒郎威風!”
“威武~”虜兵怪叫。
“我就在後面,衝破韃子,衝破韃子~”太子呼喝不斷。
“衝破韃子。”諸兵齊呼,緊緊握著長槍。
五百騎,一百騎一排,肩並肩腿挨腿,速度越來越快。
戰馬是有好勝心的,當旁邊的夥伴極速前進時,它們會跟著拼命加速。
頃刻間,韃子飛箭射來。
沒有胸甲,但是皮甲套棉甲足夠防箭,加上全覆蓋頭盔,只要埋頭疾衝就行。
發現弓箭無效,特侖蘇並不驚慌,因為弓騎疲軟,對付盔甲確實不行,還是要近身搏殺,所以他淡定地掛回弓箭,取鐵骨朵在手。
一骨朵一個,絕不用第二下。
雙方照面,特侖蘇瞪大了眼睛。
三根騎槍迎面而來,根本擋不住。
立刻鐙裡藏身。
瞥到騎槍落空,特侖蘇微微一笑,就要再次翻身上馬廝殺,只是剛露出頭,戰馬疾馳而過,把他撞落馬下。
立刻抱頭蜷曲身體,儘量減小受踩踏面積。
不只他一個倒黴蛋。
一排一百個馬兵,落馬者九十,剩下的十個面對第二陣再無還手之力,全部被擊落馬下。
反應稍慢的立刻被馬蹄踩的稀爛,反應快得也只能寄託於運氣。
朱慈烺揮舞著手銃,大呼道:“保持陣型,保持陣型~”
明兵已經忘記緊張,也聽不到太子的呼喝,只緊緊地夾著騎槍。
一排,兩排,三排,四排,五排,頃刻間,東宮衛第一排損失殆盡,然而韃騎前五排全部被擊落。
後五排膽肝俱裂,慌不迭地勒轉方向,想從兩側逃走。
只是全速之下,距離又近,根本來不及。
第六排建虜全軍覆沒,東宮衛無一落馬,第七排中間六十餘騎被擊落,東宮衛無一落馬。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董鄂悲憤地喊道:“南騎怎麼會如此厲害?”
沒人能回答他。
騎兵搏殺不是憑的技巧嗎?最多加上裝備!
但是論裝備,如今的大清可不差,畢竟鞍山那麼多鐵礦,還有大量的工匠,不論兵器鎧甲都比明軍優良。
董鄂不信邪,怒吼道:“都有,整隊,隨我再殺!”
你自己去殺吧,爺不陪你玩了。
韃子騎兵頭也不回地狂奔而去。
傷亡過半還能打,那是渾河畔的白桿兵和戚家軍,舍此之外,再沒有一支明軍能做到,清軍也做不到。
再說了,搶了那麼多金銀財帛女子,正是要享受的時候,可不能把小命丟在這裡。
董鄂悲憤欲絕,知道回去不但自己必死無疑還會連累家人,一咬牙,衝向明軍後方。
“太子小心!”諸軍大呼。
太子獨騎。
“保持陣型,轉向,衝擊敵軍後方!”朱慈烺叫道:“不要在乎一敵騎。”
三個月藤條抽出來的紀律性,諸騎不敢抗命,快速調整方向。
以一百餘騎的代價幹掉韃子六百餘騎,如今東宮衛騎兵的心態就是“韃子不過如此,老子天下第一”,信心上來了,動作也流暢了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