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崇禎太不穩健了

第40章 建虜賺大了

一入虎穴屍骨無存!

聖人教導“捨生取義”,但凡說個不字,立刻落個貪生怕死之名,不但自己會被人嘲笑,父兄也會被連累。

就在魏學濂線上急等時,急於轉換新陣營的光時亨出列,道:“殿下,俘獲建虜當明正典刑,以威懾餘者,並鼓舞軍心民意,且其冥頑不靈抗拒王化,若是縱虎歸山,其必再次入寇,增加臣民傷亡。”

“此言差矣。”李稼陳反駁道:“以俘虜換叛逆者,是為分化瓦解建虜與叛逆之間的關係。

若虜酋答應,叛逆者人人自危,孔耿尚祖洪亦不會甘心就戮,必起兵而叛,國朝內欲投建虜者必將引以為戒。

若虜酋不答應,則俘虜同族不滿,其不敢怨懟虜酋,卻必怨憤叛逆者。

無論如何,建虜內部離心離德,必多掣肘。

殿下之計,乃是陽謀,所需唯一傳遞訊息者,魏庶常心懷忠義,口舌靈便,只要不懼死,必能實現殿下大計。”

好一條忠犬!

朝中東林成員無不怒目而視。

這是逼著魏學濂去送死啊。

開玩笑,貪生怕死之輩也配落個忠義名?

李稼陳繼續說道:“殿下,人心之爭至關重要,以俘虜換叛逆,須得沸沸揚揚方可見效,當選敢於捨生取義者前往。

魏庶常不敢應承,顯然心懷畏懼,絕不可能完成任務,臣請殿下重新選人。”

“殿下,臣不畏死!”魏學濂大叫一聲,又弱弱地說道:“臣只擔心能力不足,壞了殿下大計。”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朱慈烺感慨一聲,道:“釋出告,徵集勇士出使遼東,以宣揚俘虜換叛逆計劃。”

“朝堂袞袞諸公,豈皆貪生者?”怒喝中,一人出列,拜道:“殿下,臣願為使者往遼東走一遭,唯死而已!”

“臣願往。”

一人帶頭,諸臣拜下。

可不敢落個貪生怕死的名聲。

朱慈烺看著帶頭者,道:“宣城伯忠勇可鑑,本宮欣慰。

擬詔,授宣城伯衛時春天子節,出使遼東,宣揚俘虜換叛逆之事。”

“臣定不辱國體!”衛時春拜道。

“李巡城。”朱慈烺點人。

“臣在。”

朱慈烺說道:“授宣城伯機宜,務必保證忠義者安全歸來。”

李稼陳回道:“臣已有定計,絕不教忠義殞命。”

“善。”朱慈烺環顧諸臣,問道:“有事即奏,無事退朝。”

“啟奏殿下,臣有諫。”兵科給事中戴明說出列,道:“殿下詔令追封耿如杞、盧象升等人,恰如其分,然陳新甲先致松錦大敗,又無旨私自議和,伏誅乃是罪有應得……”

“陳新甲乃是揹負父皇陛下之過。”朱慈烺打斷道:“若彼時本宮主政,絕不教他因此獲罪被誅。

松錦大敗實乃朝廷整體策略出錯,歸罪一人不妥,九邊精銳盡喪,朝野惶恐,議和也在情理之中,父皇陛下思慮不周,預設議和,事洩,又顧念顏面誅陳新甲,實在不妥。

今本宮主政,要明確地告訴內外臣民,忠心用事者,絕不會不得好下場。”

“殿下聖明!”諸臣拜下。

老大能扛事,小弟們才有幹勁。

決定了,跟著太子混。

朱慈烺環顧諸臣,問道:“追復陳新甲之職,可有異議?”

“臣遵旨。”諸臣再拜。

“便如此定下。”朱慈烺說道。

“殿下,臣有奏。”翰林學士雷躍龍出列,道:“陳新甲追復原職,前漕運總督楊一鵬亦當追復……”

“楊一鵬罪不可免。”朱慈烺說道:“其為漕運總督,巡撫江北四府,保境安民職責所在,然其瀆職,賊至而不知,致使中都失陷,皇陵和龍興寺毀於一旦。

鳳陽之劫,本可避免,亦有能力避免,然其瀆職,論罪當死。

本宮不教忠心用事者寒心,亦不會讓瀆職者逍遙法外。”

諸臣肅然,高呼殿下聖明。

太子的態度明白擺出來了,接下來怎麼做就看臣子自己把握。

原則就一個:恪盡職守。

就在太子要問是否還有事情時,值殿衛士統領殷文一衝了進來。

腳下不穩,一個滑鏟到了近前,順勢拜道:“啟奏殿下,大量軍兵聚集朝陽門外,皆攜器械,似是譁變。”

“什麼?”諸臣大驚失色。

“建虜離去未久,陛下親征,城內空虛,若是譁變,必有大亂。”

“殿下速速發兵鎮壓,免得殃及全城。”

“御馬監尚有可用之兵……”

“肅靜!”朱慈烺一聲大喝鎮壓了嘈雜,道:“備馬,孤親往視之。”

黃景昉大驚,勸道:“殿下不可,群情激奮,若有心懷不軌之徒,危矣。”

“殿下,臣往勸解,必不教譁變蔓延……”

“閉嘴!”朱慈烺說道:“事情緊急,何以囉嗦?諸卿威望再高,可及本宮萬一?備馬,昭告軍兵,本宮親自聽諸軍陳情。”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