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忙叫丫鬟整理了自己常用的古琴,伴著簫聲,她的十指劃過古琴。
醉人的旋律傳出和外面的簫聲交相輝映,相互承託。
音律傳過之處,忙碌的人們都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專心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感受。
臉上也是消去疲憊,露出笑容,琴簫和鳴,一曲名動東陵城。
此一事之後蝶夢自覺得遇知音,又命丫鬟打聽簫聲的出處,自己想拜訪這位音律大師。
半日丫鬟探得了訊息回來,原來是有一窮書生因沒有錢財結賬,為了抵酒錢,方才吹簫供客人享樂。
本是要三五日才可償還清楚,後又因著蝶夢琴聲的加入,才一次演奏店家便免去了他所有的欠項。
丫鬟後又勸說蝶夢,說書生自知家境平寒,還去那城中最貴的酒樓吃喝享樂,最後沒錢結賬落得個買藝的下場,像這樣只知享樂的人不見也罷。
蝶夢不好再強求,也就作罷了。
幾日之後有一次丫鬟呈來參拜名帖,她在眾名帖中發現了一份繪有樂譜的名帖,看去正是那日簫聲傳來的曲譜,蝶夢便選了這份名帖。
有幾日丫鬟領來了一位青年書生,雖穿著樸素但卻面目清秀,初時書生很是拘謹,不勝言語。
後兩人談及樂理,才慢慢放開來。
書生雖面上表現的羞澀,但關乎樂識,他又說得頭頭是道,兩人相互求教樂理上的不懂晦澀之處,也是一一作答。
恨光陰太快,一日時間不覺已到黃昏,兩人依舊相談愉悅。
身在風月的蝶夢見慣了膀大腰圓的顯貴,聽多了滿嘴油膩的腔調。
自認為看透了世間男人的嘴臉,但書生的出現就像一股清流。
短短几日的相見,她便被書生的才情深深地吸引。
書生貧寒本是無緣見蝶夢的,那日去的酒樓因著可以遠遠看見蝶夢住所的閣樓,就連著茶酒水的價格都賣出了天價。
可就著這樣都是日日的客滿為患。
書生欽慕蝶夢已久,本想在酒樓上碰碰運氣,就算遠遠的瞧上一眼蝶夢也是極好的,不承想引出了這等的緣分。
書生沒有貴重的物品送於蝶夢,可他有的是才華,每次見面都會送上自己親手繪製的書畫或者送上自己寫給蝶夢的詩歌、樂譜。
就這樣一來二去兩人情投意合,可謂君心城切切,妾意情楚楚,便私定了終生。
蝶夢不顧眾人勸阻,硬是拿出自己積攢的體己錢財,為自己贖了身子,從良嫁做了人婦。
去了書生家之後,看著家徒四壁的簡陋房舍和臥病在床的婆婆。
也是挽起衣袖做羹湯,伺候起婆婆夫君。
之後又用自己剩餘的錢財購置新的房屋田產、丫鬟婆子、下人小廝。
自此之後書生專心讀書準備考取功名,蝶夢則相伴左右研磨鋪紙伺候起居。
又過了三十年書生透過考試選拔取得了功名,做了一名官吏,蝶夢也生了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
蝶夢沒有生下男孩,加上先前的身份使婆婆不怎麼待見。
總歸有蝶夢幫扶的情分,和婆婆還算相處的融洽,至少見面總能和氣地說上幾句話的。
有一年的冬季格外的寒冷,那天下起了鵝毛大雪,眼過之處天地都是白花花的一片。
書生的上司設宴邀請東凌城的青年才俊賞雪,也邀請了書生作陪。
宴席之上眾人都是以雪為題,作詩助興。書生為了博得上司的青睞也是一展才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