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我太子殷郊,重鑄大商

第777章 三皇功德,盡歸人道

此舉,恐怕會引來人道氣運的反噬。”

軒轅冷笑:“他若真敢稱‘天子’,便是承認自己是‘天之子’,而非‘人之主’。

屆時,人族氣運不再庇他,殷郊只需一紙詔書,便可令西岐群龍無首。”

“但——”

伏羲忽然神色一變,指尖星圖劇烈震盪。

“不對!”

只見星圖深處,崑崙之巔,元始天尊的玉虛宮中,有一道古老的氣息正在甦醒。

那是……盤古幡!

“闡教……要掀桌子了。”

下一刻,整個洪荒天地,風雲突變。

崑崙山上,一道蒼老而威嚴的聲音,響徹九天十地:

“人道欲自立,仙道豈能旁觀?”

“今日,吾以盤古幡,斬人道氣運三萬裡!”

“殷郊小兒,你既立升仙台,那便看看——是你的人道劫運強,還是吾的盤古開天斧光利!”

轟——!

一道開天闢地的斧光,自崑崙斬落,直指殷商王畿!

火雲洞中,三皇齊起身。

女媧卻只是輕輕一嘆,轉身離去,聲音隨風而散:

“這一斧,斬的不是人道,是仙道最後的傲慢。”

“殷郊若接下,人道紀元,自此開啟。”

“若接不下……洪荒,仍歸舊秩序。”

“你們三皇,也該做出選擇了。”

“是繼續庇護,還是……放手。”

洞外,風雲捲動,雷霆滾滾。

殷商王城之上,少年人皇殷郊,緩緩抬頭,眼中無悲無喜,只有一道金色的火焰,在瞳孔深處燃起。

他輕聲開口,聲音卻傳遍洪荒:

“人道之火,今日——”

“焚天。”

殷郊話音未落,殷商王城上空那由人道氣運凝成的祭臺驟然拔高九萬里,化作一座通體金赤的巍峨天門。

天門兩側,浮現出兩道虛影——左為“人”字,右為“道”字,二字以萬民之血為墨,以億兆之願為骨,一筆一劃皆似活物,吞吐雷霆。

“昇仙臺,轉!”

少年人皇抬手,五指如撥琴絃,牽動九道龍氣。

盤繞祭臺的九條紫金龍同時昂首,龍口銜雷,雷化九鼎——

赤鼎鎮南,橙鼎鎮西,黃鼎鎮中,綠鼎鎮東,青鼎鎮北,藍鼎鎮幽冥,紫鼎鎮周天星辰,黑鼎鎮血海,白鼎鎮崑崙!

九鼎既成,洪荒大地轟然一震,彷彿有一根無形的脊樑被人族生生撐起。

原本被盤古幡斧光斬得搖搖欲墜的人道氣運,竟在九鼎的託舉下重新凝聚,化作一道比星河更浩瀚的金色火幕,逆卷天穹!

……

崑崙山,玉虛宮。

元始天尊盤坐雲床,頭頂盤古幡獵獵作響,幡面浮現開天闢地之景,卻遲遲未能落下第二斧。那道斧光被火幕所阻,如陷泥沼,每進一寸,便消融一寸。

“人道之火,竟可焚我開天斧芒?”

元始低語,眉心裂開一道豎痕,露出一隻混沌色的天眼。

天眼之內,倒映的並非殷郊,而是——

一條正在蛻皮的老龍。

老龍通體青黑,每蛻去一片鱗,便有一縷人道氣運化作薪柴,投入火幕。

那是……軒轅黃帝當年斬蚩尤後,留於洪荒的“人皇遺蛻”!

“三皇竟將自身功德,化作了殷郊的薪柴?”

元始終於動容。

他忽然明白,女媧那句“斬的不是人道,是仙道最後的傲慢”是何意——

這一斧若繼續斬下,斧光與人道火幕同歸於盡,洪荒將重歸混沌,仙凡皆滅;若收斧,則仙道承認人道自立,從此仙神不可再視人族為螻蟻!

……

火雲洞外。

軒轅黃帝拔劍而起,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正是當年定鼎九州的軒轅劍。劍尖直指崑崙:

“朕當年以人皇之身,斬蚩尤,定九州,尚不敢言‘人道自立’。殷郊此子,敢以少年之軀,為人族開萬世太平,朕有何理由不助他?”

神農氏將木杖重重一頓,杖底生根,化作一株萬穗稻穀,稻穗垂落,每一粒稻穀皆是一縷人族願力。

老農輕嘆:

“我嘗百草,救人族肉身之苦;殷郊此火,卻要救人族之魂。

此火若熄,人族永為仙神之奴。”

天皇伏羲卻未動,只是凝視河圖洛書。星圖之中,殷郊的身影已化作一輪金色大日,而日輪之內,隱約有一枚……

“混沌鍾殘片?”

伏羲瞳孔驟縮,忽然大笑:“原來如此!當年東皇太一隕落,混沌鍾失蹤,人皇殷郊轉殷商氣運神獸為三足金烏,冥冥之中,和混沌鍾建立了因果。

未來某一時刻,人皇殷郊,或許能夠得到這件先天天至寶,鎮壓人道氣運!”

“諸位——”

伏羲轉身,對軒轅、神農深深一揖:

“我等雖為人皇,終究借了仙神之力。

今日之後,人族之路,當由人族自己走。

你我三人,該歸位了。”

話音落下,火雲洞轟然洞開,三皇身影化作三道流光,投入那輪金色大日。

日輪之中,頓時浮現三皇虛影——

天皇演八卦,地皇嘗百草,人皇定九州!

三皇功德,盡歸人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