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繩按照比賽級別分檔次,最高的紅白金只在G1賽事登場。
墓誌銘現在戴著的禮繩呈藍白二色,上面繪有銀色繡紋,代表G2級才會用到的東西。
再次級的禮繩是綠白色,無繡紋。
來時的路上墓誌銘一路踩著快步,輕鬆愉悅的樣子吸引了很多還在現場的觀眾。
這時候的觀眾們單純就是為了賽後儀式而留下來的。
重賞不是天天都有,要是能夠遇見,極具觀賞性的賽後當然要好好看看了。
瑪格麗特女士今天不在現場,最內側貼著賽馬的位置待會兒要替她留下一個空位。
在拍照留念之前,有人把話筒遞給騎手,讓她簡單說幾句話。
埃爾希表現得十分自信且邏輯清晰。
這位來自梅里耶夫麾下的名騎手雖然年齡不大,但贏過的比賽數不勝數。
那些比賽裡可不止一個重賞。
埃爾希最後中規中矩的唸完了感言,接著把話筒交給墓誌銘身側的梅里耶夫。
練馬師也說了自己的感想,內容很平淡,只提了幾句鼓勵墓誌銘的話。
聽感言和錄影片的觀眾看完了有點不爽。
這和前前面的賽後氛圍完全不同,上面那場可要熱鬧多了!
還只是場G3級別的賽事!
但反應平平的問題,這大概就是名騎手加名練馬師的煩惱了。
和幾十年都不一定拿到級別賽冠軍的同行相比,大師傅們往往獎拿到手軟,也因此鮮少能講出感人肺腑的話來。
“梅里耶夫先生,之後您對牠未來有什麼安排嗎?”一位記者走上前問道。
梅里耶夫早有準備:“是的,這場比賽有點不太符合我的規劃,不過結果很好,我打算讓墓誌銘參加夢想杯。”
那是全國最有含金量的兩歲賽事了,根據距離不同分了不同的適應性比賽。
人們喊這些夢想杯的喊法變得千奇百怪。
夢想杯短途,燃魂夢想杯……官方和非官方的命名多如牛毛。
梅里耶夫在採訪中透露了打算給墓誌銘報名中距離夢想杯的想法。
記者:“聽說另一頭兩歲馬冠軍屆時也會參加,還是白龍牧場出來的賽馬。”
墓誌銘轉頭看向記者。
牠突然有了一種很微妙的感覺,但這絲感覺能不能順利變現還是個問題。
梅里耶夫沒有直接回答記者的提問,而是說完了一大堆的口水話,接著表明拍攝即將進行,無關人員請儘快離開。
這下記者也不好繼續問下去了,只好尷尬地笑笑,鑽進了陰暗的角落。
墓誌銘站在了最顯眼的位置,牠的左側是梅里耶夫,右側空了位置後的第二個人是札伊。
而騎手跟在練馬師身後,主動牽起了前半截的禮繩。
咔擦——
快門鍵按下,一張照片將時間永恆定格在了這刻。
後來洗刷相片的人發現,那匹黑鹿毛的傳奇賽馬在拍攝過程中耍了點小聰明。
牠正調皮的伸出舌頭,壓彎了一隻耳朵,歪頭看著相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