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2006

第71章 第七徽章 (上)

教程的收穫,足以讓周巖喜出望外,可隨之而來的徽章任務,足以他頭疼不已:製作一部對得起動畫大師頭銜的動畫片。

周巖絞盡腦汁考慮了一上午,最終將目光投向了金大師的小說《越女劍》。

不過,在開始攢劇本之前,周巖先諮詢了系統一個問題:“系統,虛擬空間裡的資料可以匯出來嗎?”

“標準格式的資訊儲存資料,可以匯出來。”

得到想要的答案之後,周巖暗暗地鬆了口氣。

要是以常規操作,周巖自己一個人製作《越女劍》的動畫電影,週期差不多需要五六年,而如果按照周巖的計劃,換成全水墨動畫電影,這個時間還得乘以十。

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的第一步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為例,二十分鐘的動畫,上美影的一群工作人員製作的的週期是一年多,而周巖打算將《越女劍》的時長控制在九十分鐘左右,而且他還是單打獨鬥,因此製作週期至少需要五十年……

可如果放到虛擬空間裡,一切就都是好說了,一百年的使用時間,也只需要花一千多積分,而眼下週巖手裡握著差不多四萬五千積分。

原本水墨風格也是可以用動畫製作軟體中的特效查件來實現的,可想法一生出來,就被周巖給放棄了:只有用真水墨動畫,才對得起大師徽章。

定計之後,趁著晚飯的間隙,周巖的意識鑽進了虛擬空間。

動畫片的劇本,用小說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分鏡頭劇本,基本上就是一些關鍵幀,或者說是名場面……

接下來,周巖需要將那些分鏡頭劇本細化,擴充套件成為動畫電影。

原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水墨動畫中,背景全都是固定的,而野心勃勃的周巖,打算將每一幀都用水墨畫表現出來。

為了能達到高畫質的效果,繪製底稿的時候,用的都是超大幅,跟標準的兩米四乘以一米三的七尺宣紙。

託無·連傑·名的福,打鬥的時候,無論是吳國還是越過,動作設計,用的都是無名傳給周巖的那本《劍道》裡的招式,而女主阿青的動作,用的都是無名的招式,那都是周巖跟無名較量時偷學來的。

兩個小時的素材,將近三十萬張原畫稿,周巖差不多用了一百年,原本只兌換了一千積分,完成畫稿之後,又兌換了五十年。

畫稿完成之後,接下來的步驟是拍攝。

只是在拍攝之前,周巖還需要製作攝像機和膠片,這時候,華爾特迪士尼和《貓和老鼠》那些歪國教程就派上用場了。

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國畫的美感,周巖費了好幾年功夫,製作了簡陋的,但解析度高達6K的35毫米膠捲和配套的攝像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膠捲直接是由周巖腦海裡的理論知識生成的,拍攝完成之後,成片的解析度遠遠超過了6K。

雖然效果很理想,可週巖的腦袋卻大了一圈:高解析度,意味著轉製成數字格式,體積也會相應地變大。

當然,拍攝完成,並不意味著這就完活兒了,膠片還需要渲染剪輯,至於更進一步的配音等工作,周巖打算拿到外面去做。

在虛擬空間裡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膠片合適轉製成數字格式,原理倒是很簡單:利用掃描器將膠片上的影象轉製成數字圖片,然後再編碼成影片格式。

可光是製作一臺膠片掃描器,就用了周巖十年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