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輯修仙,我成了萬界電子寵物?

第73章 金丹元嬰

翻遍了評論區,周鼎才明白,所謂擺拍就是上傳假影片的意思,透過作假請演員來突顯自己的實力。

這…

還能這樣?

周鼎無語的同時也突然感覺,萬界石使用者其實並不是全部都像「煉器大王」這種,是根本不把小小元嬰期放在眼中的存在,在大部分使用者眼中,元嬰期還是有一定地位的。

而且,金丹期正面壓制元嬰期,這種越級戰鬥的事,有人壓根不信!

越級戰鬥聽起來簡單,外行的凡俗不知深淺,或許絲毫無感,只有真正修行中人才能明白這其中的難度。

在「萬界石」擁有者中,就有人用這種落差感來追求影片播放量。

“啥都別說了,如果博主有種,就去「萬界道域」走一圈,有沒有實力自然一目瞭然。”

最後還有評論提到了「萬界道域」,周鼎隱隱感覺到,這所謂的「萬界道域」在萬界石使用者中很火。

檢視完了「萬界石」,並沒有收益獎勵到賬,周鼎將洞卜真人的諸多靈石收入自身「芥子寶物」,幾件法寶和芥子寶物隨著洞卜真人的死已經成為無主之物,略一思量決定做為「跨界劇本」的薪酬支付。

最後他將洞卜真人的那顆金丹捏在手中,神色漠然。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一成金丹客,方是我輩人。

金丹,在修行道路上是一道凡俗和「仙」的分水嶺,在凡俗眼中,金丹之下不過是強大些的凡俗,金丹之上,方為神仙中人。

這一粒金丹,不知難住了多少修士,又是多少修士夢寐以求的目標。

“洞卜真人這枚金丹成色只能算是下品,不算珍貴,用作溫養本命法寶,修補法寶和做為貨幣交易倒也可。”周鼎磨砂著手中金丹自言自語。

金丹效用極多,若是築基期修士得到,修行功法相近的話煉化一顆金丹頂的上百年苦修,縱是金丹真人得到,也可用來溫養本命法寶和修復法寶等,直接煉化吸收,還能增加修為,當然,金丹的妙用還不只於此,煉化金丹,能夠提升壽元!

不過這種提升並不是能夠無限提升的,據說凡俗僅僅煉化第一顆「金丹」的時候能夠提升壽元,金丹真人最多煉化三顆「金丹」就無提升壽元之效,元嬰多些,為三倍數,以此類推。

大部分情況下,如果金丹修士鬥法不敵性命不保,那是會自爆金丹的,倒不是說這一招有多大的殺傷力,而是不願意被敵人取了金丹去給他人做嫁衣而已。

但不管什麼層次的修行者,自我了斷終需大決心,危機中追尋一線生機乃是本能,洞卜真人反正萬萬沒想到…周鼎第三劍就直接取了他性命!

所以,他連自爆的機會都沒有。

金丹能夠做為貨幣使用,有時比靈石更加值錢更加好用,但周鼎想了想,還是嘴巴一張將手中金丹吞了下去。

劍核催動,頃刻間將金丹消磨完畢,化作純粹真元法力融入他丹田紫府中那顆金丹內。

略一感應,周鼎冥冥中能夠感知到自己的壽元在四百年左右,隨著這顆金丹煉化,提升了九年上下。

感知壽數,是金丹期的一本能,隨時知曉自身還能活多久,心中渴望更進一步的緊迫感自然也更重。

“增加了五六十年修為,真少。”周鼎內視體內金丹,頗為不滿。

不過此行為不可貪,殺戮一多樹敵也多,長遠看不智的很。

而瞧著自己這顆散發七彩光暈的金丹,周鼎神色間也有凝重和迷茫。

“我的金丹真元法力雄渾,在吸收了「天書玉壁」後就可比普通元嬰修士,如此了得的金丹,又該如何證道成就元嬰。”

周鼎沉思,

成嬰法世間眾多,「天書三篇」中更有詳細法門,但破丹容易,成嬰難!

元嬰者,破碎金丹脫離丹室,尋本性證大道而練化元神,謂之“明心”,證天道為蘊,取一道落於嬰中,謂之“見性”。

有「金丹」蘊養,有「道蘊」為靈,合化為命胎,金丹外疊起蓮臺,蓮臺九重,虛養命胎,進而胎化元神,默默溫養,直待大道功成,元嬰養育健全,冉冉而出天門,一股作氣破丹成嬰,方為跨入「元嬰期」。

所以,「金丹」期又被分為三個階段,合道蘊,聚蓮臺,證道成嬰。

最後一步證道功成,成就元嬰大修士,證道失敗,身死道消,和自毀金丹沒有兩樣,只是可控的慢慢破碎,或許能夠苟延殘喘幾載罷了。

“成「元嬰」重要的並不是金丹品級多麼高,相反,諸多金丹品級並不高的修士都證道功成,而很多金丹品級高的修士卻證道失敗了。”周鼎感嘆。

他也是得了「天書三篇」才知道,金丹品級越高,反而越難突破元嬰。

因為證道成嬰需要的「道蘊」越多,蓮臺蘊養的層數需求越多!這樣才能讓金丹內的“虛嬰”足夠強大破開金丹桎梏。

反之證道時無法全部破開金丹,或因大限將至,或因三災九難避無可避,匆匆忙忙證道下破個七七八八,那虛嬰渙散,金丹破碎,自然身死道消。

假如周鼎早知道有這種事,那他或許不會追求太高層次的金丹。

但高層次的金丹好處也是明顯的,真元法力雄渾,戰力了得,如果能夠證道成嬰,那更是遠超普通元嬰。

“修行之路,一步一坎,莫要強行追求破境,根基越紮實,千載之後好處方顯。”這是「天書三篇」中上安宗祖師爺留給後人的勸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