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家從五畝水窪地開始

第101章 修塑膠涼鞋

許保康愕然地看著鼓囊囊的麻袋,“買這麼多蝦,吃得完嗎?大青啊,手頭有閒錢,你要想法存著,以備不時之需啊。”

前天李釗來大塘送肉條,許保康從其口中得知,外甥又逮到一頭野豬,還整頭賣給了外人,估摸有個60塊的進項。

(不知是按種豬價賣的)

看沈青這花錢架勢,是打算幾天內,就把賣豬錢嚯嚯完啊。

這怎麼行?!!

“舅,存著呢,我花錢心裡有數的。

該省省,該花花,我既不當鐵公雞,也不會做那散財童子。

我好不容易進趟城,還遇見大船卸漁獲,可不得多買點。

再者,我買蝦,是打算曬蝦乾的。

小花每天嚼幾隻,補腦、補鈣,好得很。”

鮮蝦,若曬成蝦乾,得縮水三分之二,再折算到每天,那就更少了。

許保康霎時理解外甥為何買了一麻袋的青蝦。

“你心裡有數,那就好。”

甲板上,光膀挑扁擔的船工,灑下一滴滴大汗珠。

岸邊,陣陣呦呵聲,嘹亮、雄厚,還穿透力極強。

人們拼了命的往裡擠,扯開麻袋往裡摟魚。

像鯉魚、草魚、鯰魚等,個頭大、產量高的魚種,賣價才8分-1毛3分。

二人欣賞了一會熱火朝天的景象,便打算回去了。

……

許保康解開杏樹上的麻繩,將繩栓在板車上。

沈青則去了小賣部,交了木牌,確認簍內東西沒少後,背上揹簍,折回了杏樹旁。

二人一騾,往東走了一里路,方橫穿杏林,來到一斜坡前。

其實,張家灣那兒是有一個斜坡,可供人上、下大壩的。

奈何,壩上停了好多輛拖拉機,且車頭全朝大橋的方向,騾車過不去啊。

畢竟,兩艘大船的船艙內皆裝滿了漁獲,買客們雖烏泱泱的,但也只能消耗掉小頭。

大頭,得由拖拉機拉到各鄉鎮,賣給魚行的魚販子。

上坡時。

許保康在前頭牽騾子,沈青在後頭推板車,騾子前傾著身子,把韁繩掙得緊緊的。

下坡時。

許保康握車把,沈青攥車尾,二人手上使得勁,不是向前拉或推,而是向後推或拽。

須臾,騾車平穩下到壩腳的土路上,二人坐上車頭的兩側。

啪---

許保康甩動鞭子,騾子後臀吃痛,邁著蹄子向前走。

剛起步時,板車些許顛簸,後面...穩得很。

土路旁的田地,栽滿了紅薯,綠油油的連成一大片,偶有一些紅薯葉猛然晃動,不知是風吹的,還是有野兔鑽藤而過。

很快,騾車遇到一‘Y’形岔路口。

許保康甩動鞭子,抽了抽騾子右半拉屁股。

騾子立刻往右拐,跑了一里路,又右拐,拐上了太任路。

噠噠---

騾蹄踩起陣陣黑霧,二十分鐘後,騾車調個頭,停在了安寧村的村口。

沈青跳下車,卸下倆麻袋和揹簍,又從簍內拿出倆雪花膏、一刮鬍刀、一袋銀耳、三斤青蝦,丟回車兜內。

許保康目露震驚,這幾樣東西,每個單拎出來,可都不便宜。

“大青,你這是幹甚?當舅舅的拉外甥一程,不是應該得嘛。”

“不關‘搭便車’的事,這些禮...我一早就備好了。

小花上學時,中午那頓飯,一直擱你家吃的。

我想交伙食費,你和妗子都不肯收,那就收點薄禮吧。

雪花膏,妗子和玉娟,一人一罐。

刮鬍刀,是送給你的。

蝦嘛,隨意做。

銀耳+甲魚+生薑,熬成高湯,喝了最是滋補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許保康不再拒絕。

“一個女娃娃,飯量跟貓一樣,每頓扒不了幾口飯,收啥子伙食費?大青,今個這禮,我收下了,往後,可不準再破費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