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家從五畝水窪地開始

第94章 進了玉城

眼下,有三個法子進玉城。

一,腿著去(步行)。

沿著太任路,一直往東走,走一個多小時,再穿過一座橋,就進玉城了。

二,搭便車。

攔住朝東行駛的驢車、二八大槓、拖拉機等,遞點禮,託人捎帶一程。

三,坐班車。

玉城有一客運站,每天,站內的班車,都會往返於各鄉鎮之間。

對此,沈青選第三個法子。

他在路口等了半個小時,一輛破敗的小班車,才幽幽從西邊駛來。

車頭上部寫著:陳廟–玉城。

杏香鎮西邊,是營口鎮。

陳廟,位於營口鎮的西北部,與陽城接壤。

沈青大幅度擺了擺手,班車緩緩停下,噗呲一聲,有人拉開了車門。

這年頭,路上沒有站臺,想坐班車,提前幾十米擺手就行。

沈青卸下揹簍,抱著它上了車。

車內,有一條豎著的過道。

靠門那一側,安了一列座椅,另一側,安了兩列座椅,車尾,也安了一排座椅。

車上乘客零零散散的,但都帶了很多東西,有鼓囊囊的麻袋,有藤編的揹簍,甚至有扁擔和籮筐。

車上配了一司機,和一售票員。

售票員生得一張銀盤臉,毛躁微卷的頭髮,用一鯊魚夾固定在了腦後。

售票員拉上車門,班車再次啟動,行駛在太任路上。

“小夥子,去玉城,一人1毛2。”

“好~”

沈青付了錢,售票員在本上寫寫畫畫,末了,撕了一張票遞回去。

沈青接下票據,“大姐,我沒進過幾趟城,對城裡不熟,我想跟你打聽一下,城裡的中藥鋪,都在哪個方位。”

“中藥鋪...容我想想。”

售票員思索一番。

“小的,我不清楚,大的,我知道兩家。

一家,在縣醫院斜對面。

一家在北郊,可遠了,進城再坐車,坐半小時才能到。”

“那我,去縣醫院旁邊那家的。”

“等車過了橋,我喊你下車,再順當給你指下路,縣醫院很好認的。”

“那就先多謝了。”

“鄉里鄉親的,甭客氣。”

售票員抓著扶手,透過車窗,看著不停往後倒退的景色。

班車向東行駛著,偶爾停下來,載半路搭車的乘客。

二十分鐘後,班車轉了一個大彎,又駛了一里路,便向北拐上了大橋。

大橋,由鋼筋+水泥搭建而成。

上設欄杆、兩側立石墩,用來限高、限寬。

護欄不高,沈青透過車窗,眺望沙谷河景色。

滿載沙土的大船們,穿梭於寬闊的沙谷河,河兩岸鬱鬱蔥蔥,種滿了杏樹,蟬鳴聲更是此起彼伏。

沙質土壤+盤錯的樹根,是知了猴的絕佳棲息地,跑杏林捉知了猴,收成指定不賴。

過了大橋,就算進城裡了,道兩旁開有商鋪,賣點五金、農具、金銀元寶啥的。

售票員:“林師傅,前方路口停一下。”

“好嘞!”

班車行了百來米,遇到‘十’字路口,向東拐了一下,便緩緩停下了。

售票員領著沈青下了車,拐回‘|’南北向的大道上,指著北邊道:“這條路,叫人民路,我手指的,那個最高的建築,看到了沒?”

離大橋二里遠,有一四層樓高的建築,在一眾一二層樓高的房子襯托下,它屬實很扎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