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家從五畝水窪地開始

第6章 簽下承包合同

安寧村正中央,有個長200來米、寬5米的大塘。

每年的春季,村裡會象徵性挨家挨戶收點魚苗費,買點鯉魚苗、草魚苗、鰱魚苗丟進大塘裡。

平時,由村長投餵魚草。

入冬時,大網抄底,按戶分魚。

李廣田家就在大塘邊上。

三間青磚瓦房,一間紅磚廚房,一間泥土+麥秸碎壘成的鴨舍,院中有棵參天大棗樹。

沈青進院時,李廣田媳婦許氏許素芬,正坐在棗樹下拌鴨食。

八隻未褪胎毛、黃絨絨的鴨子,圍在破食盆邊嘎嘎叫,有膽大者,探進食盆張嘴要啄麥麩子,喜提許素芬一記腦瓜嘣。

“去,去,去,吃幹麩子,也不怕噎著。”

“姨,李村長在家嗎?”

許素芬聞聲抬起頭,富態紅潤的臉龐上,露出了笑容,“呀,是大青來啦,先擱樹下坐會兒,你表姨父去隊裡開會了,待會就回來。”

許素芬孃家是許家寨,許素芬的爺爺,和‘沈青媽’的爺爺,是堂兄弟,按輩份其是沈青的表姨。

一般以姓氏來命名的村落,村裡同姓之人,大都帶點族親關係,村落的凝聚力和壯大速度,也高於其它村落。

棗樹下有幾張空小板凳,估摸早些時候,樹下有場拉呱會。

沈青尋來倆半塊磚頭,才坐到小板凳上,“姨,我剛才去陶窪了,摸了點河鮮,想著你家養了幾隻鴨子,就順道帶來些河蚌來。”

許素芬心中驚歎,河蚌不是稀罕物,但看到河蚌念著你家養了鴨子,便摸些送上門卻很難得。

她放下木棒,“河蚌頂飽,麩子晚上再和,大青,我去拿砍刀,有的蚌肉太大,不砍幾下,鴨子吞不下去。”

許素芬起身進了屋子,沈青挑揀出個頭較小的河蚌,用磚頭把蚌殼砸開,取出蚌肉丟向鴨群。

黃鴨本能的啄吞地上的蚌肉。

然後,初嘗人間美味的它們,變得很亢奮,跺著腳掌、扇著小翅膀,衝沈青嘎嘎叫。

蚌肉,一時間供不應求。

許素芬歸來,拍了黃鴨們的腦袋,它們才安分了些。

“姨,我砸殼,你砍蚌肉,怎樣?”

“行!”

二人分工合作,柳筐內的河蚌,肉眼可見的往下消。

十來分鐘後,柳筐見了底。

吃飽的黃鴨,歪脖子梳理絨毛。

沈青壓水洗手,許素芬掃起碎蚌殼,往屋後走去。

許素芬倒完蚌殼歸來,發現沈青在研究水井。

“咋啦,大青?”

“姨,你家水井打得不賴啊,上水快、出水清澈、底座穩當,花多少錢?找誰打得吶?”

壓水井,一根長長的鐵管子,深插地下十數米,上頭連著個粗鐵管、活塞、槓桿壓柄等組成的器件。

壓水時,先往粗水管裡倒點水,再反覆‘抬-壓’長柄,井裡的活塞和閥門,都是單向的,使長柄被抬壓時,井裡空氣往上走而不往下走。

井裡空氣被抽空,再抽出來的就是水了。

吃水,是個大事,許素芬猜出沈青動了打井的心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