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家從五畝水窪地開始

第73章 物歸原主

“哥,雞苗太小,吞不了大顆粒的食物,咱家有麩子嗎?”

麩子,是小麥磨成粉,篩出白麵,剩下的麥皮和碎屑。

加水攪一攪,便是家禽幼苗的絕佳飼料。

賣山貨那日,沈青在天蓬街買了老多東西,其中就包括半袋麩子。

麩子,買來喂小兔子的,眼下,先緊著雞苗吧,過幾天,再去鎮上扛幾袋回來。

“有。在我屋內的大揹簍裡,白色麻袋,繫著紅繩。”

“我,我去挖。”

沈小花興奮的跑開了,不一會兒,端回來一小盤麩子。

沈青往盤裡倒了點溫水,又用細竹枝把麩子和水,攪成稠稀飯狀,方把小盤放進笸籮內。

雞苗嬌嫩,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健全,得喂溫水、溫飼料。

吃涼的,容易拉稀,甚至是翹辮子。

雞苗嗅到麩子香味,擠到盤邊啄食吃。

掌心大的圓盤邊,圍了一圈小黃雞,特像一朵盛開的向日葵。

嘰嘰---

一隻個頭偏小一點的雞苗,死活擠不到盤邊,急得炸開翅膀,喙埋旁的雞苗屁股上---嘰嘰叫。

沈青掐了一片紫蘇葉,往葉上撥了一點麩子,擱到笸籮的角落裡,給落單的雞苗開小灶。

它啄食的頻率很快,生怕下一秒,葉上麩子消失不見。

看來,它在竹棚內時,沒少捱餓啊!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若放到野外,這隻雞苗,很難存活長大。

沈小花和大黃排排蹲,默契的探頭觀看雞苗啄食,沈青則進了廚房,著手做午飯。

瓠子絲+花油渣+調料,剁成餡料。

玉米麵+白麵+水,和成光滑的麵糰,再擀成一超大號的圓餅。

餡料均勻抹在圓餅的一面,再卷竹蓆般,把圓餅捲成個圓柱。

接著,掌心按扁圓柱,並用菜刀把其切成10厘米長的小段。

起鍋燒水,水開上箅子蒸菜餅,蒸上15分鐘,即可出鍋。

等待菜餅蒸熟的間隙,沈青去了一趟菜園,掐了半籮灰灰菜,打兩個雞蛋,煮了一鍋湯。

菜餅鹹香飽腹,蛋湯滑。

吃完,沈小花躺在床上睡午覺,大黃臥在笸籮旁假寐。

沈青打了一小碗水,往裡倒了點洗衣粉,攪和攪和,便把雲朵玉墜,丟進碗裡浸泡一個小時。

泡到積垢發軟,便著手清洗。

玉墜,用帶絨的布,一點點擦掉灰垢。

掛繩,兩隻手大拇指甲相抵,使巧勁揉搓掉油垢。

洗完,用乾毛巾,吸走吊墜一大半的水分。

再掛到通風處,等待晾乾。

……

傍晚,殷紅的夕陽,照在西山之上。

吊墜已晾乾,期間,沈青拽了些麥秸,編了個掌心大、荷包樣式的小籃。

他將吊墜塞進籃內,臨時心起,又摘了一朵梔子花,塞了進去。

入夜,月影遍地,楊樹婆娑。

沈青拾掇完,揣著小籃,去了西廂房。

然後,他與抱著小雞、姿勢偷感十足的沈小花,來了個大眼瞪小眼。

弓背,縮肩,踮腳尖,眼神心虛,可不就是偷感十足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