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家從五畝水窪地開始

第44章 鐵絲定水眼

這時,水已咕嘟冒大泡了。

沈青將麵條下鍋。

煮個3分鐘,再下洗淨的灰灰菜。

又煮個2分鐘,撈出麵條和灰灰菜。

過兩遍涼水,倒上剛調好的料汁,並攪拌均勻。

咚---

一盆子蒜汁面,被端上了桌。

沈青拿來碗筷,喊沈小花吃飯。

麵條軟嫩細膩,灰灰菜香濃黏滑,料汁酸辣開胃,蒜汁面簡直是利口又解膩,

沈小花胃口大開,連吃兩碗,“哥,真好吃,爽口滴很,吃完,還感覺不到熱。”

沈青嘴角微揚,“等過幾個月,高粱成熟了,用高粱面+玉米麵,擀成兩摻的粗麵條,味道會更好。”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冬日正好眠。

吃完午飯,兄妹倆的眼皮逐漸沉重,像是被某種神秘力量牽引著。

索性,各回各屋去睡午覺。

就連大黃,也躍過一根根毛竹,來到土豆秧旁邊臥下。

太陽西移,陽光不再毒辣。

原本被烈陽曬得打蔫的樹葉,又有了挺直的架勢。

沈青睡醒後,帶著傢伙事,去了李家莊的竹林。

一頓砍砍砍,又推回一板車的毛竹。

卸下並綁好一車毛竹後,他又拉著板車,朝李家莊走去。

不過,這一回不是奔著砍毛竹去的,而是收拾前兩回砍毛竹留下的竹梢。

他揮動斧子,砍斷竹梢的大分杈,這樣才好裝車。

這些是不會被浪費的。

粗的,劈開做籬笆,防止別家養的雞,跑到屋後菜園嚯嚯。

細的,捆紮成竹掃把,或坐兔籠的墊板。

竹葉,曬乾泡水喝,消暑又祛火,或塞進灶膛當燃料。

竹梢雜枝較多,沈青往返了好幾趟,才清理了三分之一。

此刻,紅日西垂,黃昏漸漸退去,夜色籠罩起大地來。

沈青打算等水井打好了,再去清理剩下的竹梢。

……

清晨,和風徐徐,天空湛藍湛藍的,像剛剛清洗過的藍寶石一般。

今天是週一,沈小花吃了倆包子,就把書包往脖子上一挎,朝許家寨方向飛奔。

沈青則坐在門口,手指甩動黃皮柳條,編織又大又深的圓笸籮。

笸籮編到30厘米高時,院外突然傳來喊聲。

“有人在家嗎?”

沈青抬起頭,看見李大福和一壯小夥,坐著驢車進了院子。

驢,個頭比騾子小,四肢纖細,軀幹也比較短,眼睛處還有一圈白毛。

李大福收緊韁繩,輕籲數聲,驢便停了下來。

嗚汪---

大黃擺出攻擊姿勢,朝驢子狂吠。

“大黃,沒事,是認識的人,不用叫。”

大黃聽懂了指令,臥回了柳條旁。

但是,它的眼睛仍警惕+好奇盯著驢子。

沈青放下笸籮,上前打招呼,“來啦!”

驢車上裝滿打井用具,如木箱、鑄鐵管、青石板、橡膠管等,擠得師徒倆只能坐在車頭。

二人跳下車,李大福介紹道:“沈青,今天的僱主,牛滿倉,我徒弟。”

牛滿倉個頭1米75,長得虎背熊腰,毛髮旺盛,兩個大黑眉連一塊,兩鬢也長有黑毛,笑起來特憨厚。

三人閒聊幾句,李大福便著手幹活了。

打井之前,要先找到水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