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家從五畝水窪地開始

第52章 樹舌靈芝

但其質硬頂餓、口感好,跟吃杏鮑菇一個味。

沈青挖大留下,挖完這一片,繼續揮木棍撥拉草叢。

他在林內穿梭來穿梭去,手中的麻袋也越來越鼓。

採蘑菇,多多益善,一時吃不完,曬乾了慢慢吃。

忽的,沈青餘光瞥見前方板栗樹根下,有一團團灰色的物體,他大步走上前,發現那是灰樹花。

灰樹花,學名慄菇,形似灰褐色、泡發的銀耳。

灰樹花肉質柔嫩,味如雞絲,還具有松蕈樣的芳香,是不可多得的山珍。

關鍵,市面上,溼灰樹花2毛一斤,還供不應求。

壓秤,不愁賣,絕對的好貨。

沈青另取一新的麻袋,小心翼翼採摘灰樹花,和剛才一樣,採大留小。

他找蘑菇時,大黃也跟著找,鼻子緊挨著地面,嗅來嗅去的。

發現好東西,要麼輕聲汪叫,要麼咬拽沈青的褲腿。

嗚汪---

沈青剛採完這一片灰樹花,足足裝了一麻袋,不遠處,就突然傳來犬吠聲。

“來啦!”

沈青收起東西,循聲走上前。

大黃蹲在一株似乎早年間被雷攔腰劈斷的槐樹旁。

槐樹歷經風吹雨打,早就腐爛不堪,上面長了頗多的木耳和...靈芝?

沈青震驚的挑了挑眉,他驚訝得不是腐木上長靈芝了,畢竟,樹舌靈芝本就很常見,他驚訝得是...那顆靈芝長得太大了。

那棵靈芝,形似一把扇子,長70厘米,寬35厘米,厚25厘米,中間紅外邊白,布有環稜紋路。

至於重量,估計有25斤重。

樹舌靈芝有止痛、化痰、治風溼之效,曬乾切片泡茶為佳。

但是,它太常見了。

砍了一棵樹,不挖出樹樁,一場雨+悶熱的天氣,樹樁上會冒出很多灰色、褐色、棕色的樹舌靈芝。

是以,其市場價不高,曬乾後,也才3毛一斤。

25斤重的樹舌靈芝,曬乾估計能剩個5斤,也有可能因個頭很大,而能拔高點單價。

沈青小心翼翼採下靈芝,塞進一空麻袋內。

接著,又取一空麻袋,大手狠抓,狂採木耳。

這木耳,不是普通的黑木耳,而是毛木耳,因其背面長滿黃色絨毛而得名。

毛木耳與普通木耳相比,更大更厚,口感不嫩滑、不黏膩,反而脆爽、艮艮的,適合炒著吃。

不過,毛木耳受眾,遠低於普通木耳,因為它土腥味極重,處理不好,會讓人難以下嚥的。

不一會兒,整棵腐木,只剩下一元硬幣以下的小木耳了。

沈青單手撐著一棵大樹,利用其凸出地表的根系,刮掉鞋底上的腐泥。

颳著颳著,沈青就察覺到不對勁了。

這棵大樹主幹粗到兩個人才能合抱得住,樹根也粗壯硬實,但其散發出來的氣,卻是沉悶、無力、沒生氣。

彷彿要不了多久,會和那棵倒地的板栗一樣,淪為腐木。

沈青抬起頭,發現了端倪。

這是一棵桑樹,其主幹、分支上,皆纏繞著一種藤類。

沈青繞樹走了一圈,在凸起樹根的背面,找到了藤類的主根,足足有半個手腕粗。

而且,藤莖每隔一段距離,就會生出爪狀的根鬚,扎進桑樹內部,擷取它的養分。

越往上,爪須間隔越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