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巨大的壓力如果不發洩出來的話,極大的可能會反噬自身引起兵變。
這也是自己姐夫經常殺降的原因。
死敵人總比死自己人要強嘛!
“那大都督背叛聖上,要投靠張士誠這個總沒錯吧!”
朱元璋發現自己在殺降這個問題上辯不過李平安,果斷換了一個話題。
朱文正叛投張士誠的事兒可是板上釘釘的。
這下他李小子可是無可辯駁了吧?
“老朱頭啊老朱頭!所以我說你不懂人情世故呢!”
“你這一把年紀都活到哪兒去了?”
李平安一臉無奈地看著朱元璋。
這個老朱頭怎麼這麼軸呢?
簡直就是死鴨子嘴犟!
“你懂!就你懂!你是懂王行了吧?”
“那你給咱解釋一下這是咋回事?”
朱元璋都快惱羞成怒了!
自己一個大明天子,滿朝威武哪個見了自己誰不是噤若寒蟬?
怎麼到了李小子這裡就成了被鄙視的物件?
咱老漢不服!
“好!那我給你說道說道。”
看到朱元璋一臉不服氣的樣子,李平安也來勁了,決定以理服人。
“我問你,如果大都督沒有犯這些錯事,那按照他的功績和才能,陛下會給他什麼封賞?”
李平安問道。
“大都督這個官兒肯定不會給免了。一個郡王的爵位也跑不了。搞不好親王也有可能。”
朱元璋想了一下說道。
按照朱文正的功績和同自己的關係,保底也是一個郡王的爵位。
這還是他活著的時候封王,而不是像常遇春那樣死了以後的追封。
如果自己這個侄子再爭點氣多立點功,自己給他一個親王也並非沒有可能。
這已經是歷朝歷代帝王對皇親國戚的封賞之最了!
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的河間王李孝恭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錯!這也就是說大都督在我大明保底是一個郡王的爵位。”
“可是他要是投了張士誠。張士誠相不相信這麼一個剛給大明立過曠世奇功的陛下親侄子會真心來投靠?他會不會以為這是陛下的反間計?”
“就算張士誠心真那麼大,接納了大都督。我問你,張士誠也能任命朱大都督為他的大都督,替自己掌管三軍嗎?”
“大都督在張士誠那裡也能獲得郡王甚至親王的爵位嗎?”
“老朱頭,你就告我能不能吧?”
李平安向朱元璋問道。
“呃……”
“不能。”
朱元璋吭哧半天,才艱難地搖了搖頭,感覺李小子把自己給套裡頭了。
掌管都督府的大都督,其實就是三公里的太尉,是武將之首,主管全國兵馬,權力大到甚至可以壓宰相一頭!
非心腹親信絕不會被皇帝任命為大都督。
自己之所以讓朱文正來當大都督,就是因為他是自己的嫡親侄子!
自己老爹的長房長孫!
朱元璋相信,自己這個侄子投到張士誠那裡,以張士誠的小心眼,別說大都督了,恐怕鎮守一方的大將都不會給他。
況且歷朝歷代,皇帝封王除了功勳,更多看的是不是自己的血親。
長孫無忌身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又是李世民的親戚,也不過是一個國公而已。
像韓信、英布和彭越這些異姓王,也都在封王之後成為皇帝的眼中釘。
一個個死於非命!
所以就算張士誠願意封朱文正為王,他小子敢要?
嚇不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