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明會典》規定,宗室親王禮絕百僚。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以各省組織協調的事一般都由就蕃各地的王爺來牽頭。
要不光扯皮推卸責任就沒完沒了。
“那為什麼不讓二哥和三哥來幹這個活兒啊?”
朱棣不服氣地說道。
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分別就蕃在陝西西安和山西太原。
他們就蕃的地方不是八百里秦川就是汾河谷地。
要是種糧可是比他北平這個苦寒之地高產得多。
為啥不找他們偏偏找找自己?
欺負自己最小嗎?
“老四,誰讓你就蕃的北平比西安和太原都重要呢?”
朱元璋摸著鬍子說道。
他之所以讓朱棣牽頭種地,還有一個考慮就是怎麼在最短時間壓服異族,把塞外廣闊的土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面臨的北方遊牧民族威脅大多來自正北和東北兩個方向。
歷史上除了匈奴這個源於華夏的異類,突厥、鮮卑、柔然、契丹、女真和蒙元這些遊牧部族無不是出自這兩個方向。
本來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設想,他計劃從東北到西北,安排九到十三個藩王出塞,牢牢控制住長城一線,不給韃子們南下劫掠的機會。
其中正北到東北這個方向自然是重中之重。
可是自己其他兒子還太小,目前也只安排了老二、老三和老四哥仨兒出任塞王,就蕃三地。
這三個人裡頭,也就老四的地盤離東北和正北兩個方向最近。
所以在三大神物的種子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優先安排老四來種地。
“憑什麼?”
“我不幹!”
“打死我也不幹!”
“爹!你就是撤了我的王位,我也不去種地。”
“找個地,誰愛種誰種!”
“反正我朱棣是堅決不種!”
朱棣說完就怒氣衝衝地跑了。
父皇也太不公平了!
自己比不過大哥也就算了!
畢竟大哥是嫡長子,是儲君,是大明帝國未來的掌舵人,而且對自己也夠意思。
可是憑什麼自己連二哥和三哥也比不過?
就算做樣子,你好歹也讓他倆也多少種一點兒吧。
好傢伙,一口氣全交給我朱老四了。
我朱棣不要面子的嗎?
“你這個逆子!”
“混帳東西!”
看到朱棣不告而別,朱元璋也氣得不行。
怎麼史書上寫得別人家皇帝就是一言九鼎,任何人也不敢違抗半分。
到了他這裡連自己兒子都不聽話。
以前李小子閒嘮,說過什麼青春期、叛逆期的。
老四都二十多歲的人了,莫非還沒出了青春期?
還這麼叛逆?
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呼啦”一聲!
朱元璋怒氣沖天,一把將書案上高高摞起的奏摺推倒在地。
一本本奏摺跌落,一個放在最底下的錦衣衛密報赫然出現在他的面前。
上面寫著原都督府大都督朱文正對天子心懷憤恨,經常向周圍人抱怨陛下虐待他。
並且還說要不是他朱文正,恐怕聖上早就被陳友諒給滅了。
哪來的這大明天下?
錦衣衛擔心朱文正有不臣之心,所以密報朱元璋,詢問要如何處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