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還真被那小子說中了!這高麗竟然真敢出兵!”
朱元璋拿起軍報,掃了兩眼,不由面露震驚之色。
此時李平安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再次不知不覺的又大了不少。
李平安不僅料到了高麗會出兵,而且就連統帥都猜到了,必定是西班的人。
而東班只是派了個文臣監軍,基本可以當作空氣了。
“布衣兄弟,你覺得該如何應對?”
朱元璋放下手中奏摺,看向下方的徐達緩緩問道。
“回陛下,臣覺得應立即下令讓遼東邊軍集結壓向鴨綠江一帶,先下手為強!”
“咱大明僅遼東邊軍便有十萬之眾,皆是精銳兵馬,定可一舉拿下高麗!”
“除此之外,臣覺得還應該讓秦王、晉王以及燕王率軍北上,阻止北元殘餘與高麗會合。”
徐達話音落地,朱元璋跟朱標不由得都嘴角抽搐了下。
這個應對之策倒也算是得當,但唯一的問題是,如今秦王已經下不了床了,還被禁足,連門都不能出了。
可家醜不能外揚,朱元璋扯了扯嘴角。
“可有阻礙?”
見朱元璋沒否認,徐達鬆了口氣,這才繼續回答。
“陛下,應無阻礙,只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番調兵遣將規模甚大,遼東一帶,以及三位王爺屬地的糧草怕是一時之間難以跟上需求,朝廷需要下旨從湖廣調撥。”
四路兵馬齊出,又要迎擊高麗,又要牽制北元,任務很重。
此次出兵,怕是要數十萬之眾。
因此這數十萬的兵馬,以及負責調集糧草的民夫,所需要的無疑是天文數字。
僅靠遼東以及三位王爺的儲備,顯然是杯水車薪。
不過朱元璋卻是擺了擺手,淡淡回道:“讓遼東邊軍壓向鴨綠江一帶,無需進攻。”
“至於秦王、晉王以及燕王,無需出兵,等遼東軍報再到。”
朱元璋話音落地,徐達不由立即皺起了眉頭。
“陛下,此舉不妥。自古兵貴神速,若是秦王、晉王、燕王此時不出兵,咱大明就會陷入被動局勢啊。”
這也就是徐達,換個人怕是根本不敢反駁朱元璋的觀點。
畢竟古代的交通基本靠走,極為不便利。
僅僅是軍報的傳遞,從遼東到應天府往來一次,都需要個把月的時間。
這還是傳遞軍報,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更遑論行軍的速度呢?
戰場上的局勢,那更是瞬息萬變!
稍有不慎,就會被高麗跟北元兵合一處,形成包夾之勢。
徐達想不通,這陛下也算是久經沙場的操刀皇帝!
不應該不懂這其中的厲害關係啊?
然而,朱元璋聞言,依舊是淡淡一笑。
“布衣兄弟,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
“依朕看來,這高麗定會不戰而降!”
朱元璋話音落地,徐達則是一臉茫然。
“陛下從何得知?”
朱元璋依舊是胸有成竹的神情,淡淡問道:“布衣兄弟,你應該知道高麗的東班跟西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