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吧,肚子裡沒東西,腦子裡也沒東西,就喜歡咋咋呼呼的。”
李平安訓了一下朱元璋,也不等對方開口,再次提起手中的樹枝,在旁邊又寫下了‘批紅’兩個字。
“這是幹嘛?”這次,朱標率先開口問了起來。
“字面意思,用紅色毛筆批覆,可以理解為複審。”
“等到內閣把奏摺看完了,給出了初步的建議之後,再由司禮監過一遍,給出第二次建議。”
“內閣成員全是文官,所以不可避免,會比較偏向文官。”
“但是司禮監卻全是宦官,同樣由皇帝親自選撥。”
“這些宦官跟文官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等同於皇帝的家奴,他們只能依附皇權存在,你們可以理解為皇權的一種延伸。”
“所以一旦內閣的建議,是對皇帝不利的,那麼他們自然會站在皇帝那邊,提出反對建議。”
“這個時候,皇帝完全可以放任他們雙方去爭吵,當他們統一意見,這個時候皇帝才會批覆奏摺。”
“只要他們意見不統一,那就一直讓他們吵去,什麼時候統一了,什麼時候再把奏摺呈上去給皇帝。”
“兩個衙門,互相制衡,自然就能讓皇帝的權力不至於落入任何一方手中了。”
李平安也沒賣關子,直接解釋起來。
“高!”
朱元璋終於眉頭舒展開來,一臉興奮稱讚連連。
就連太子朱標,此時也是一臉崇拜的看著李平安。
他們一個是大明現任皇帝,一個是大明的下任皇帝,自然瞬間明白了,李平安這一招的妙處!
簡而言之,那就是所有的奏摺,都會先到內閣手中,內閣處理完第一遍,給出自己的建議。
然後再由司禮監處理第二遍,給出自己的建議。
司禮監的人都是宦官,沒有皇帝,他們什麼都不是。
所以他們天然就是跟皇帝站在一邊的,自然會誓死捍衛皇權。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不用再擔心內閣凌駕於皇權之上的問題了。
至於司禮監的宦官,會不會凌駕在皇權之上?
那就更不用擔心了,他們的建議只能存在於內閣的基礎之上,不能自己提!
不僅如此,內閣的文官,自然也不可能會讓這群閹人掌權!
雙方互相制衡,即便皇帝變成象徵意義,國家也能運轉下去,至少幾十年是沒問題的。
明朝出名的幾個太監,無論是魏忠賢也好,還是劉瑾也罷,或者王振這種,即便再怎麼權勢滔天,但是皇帝想弄死他們,依然輕而易舉。
至於內閣成員,再怎麼混,也不可能達到曹操、王莽那種級別。
而且有了這兩個衙門的存在,就算皇帝是個昏君,大明江山也不至於頃刻之間就土崩瓦解!
父子倆想到這裡,瞬間兩眼放光,齊刷刷的看著李平安。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道疑惑的聲音響了起來。
“等一下!”
“你是不是把我們武將忘了?”
“你說了這麼多,跟咱們武將有啥關係?”
“你小子,是不是瞧不起我們這些武將?”
就在朱元璋跟朱標正準備對李平安大加讚賞的時候,一邊的徐達卻是忍不住開口了。
所謂的內閣,是酸儒們的!
所謂的司禮監,是閹人的!
咱們呢?
合著裡裡外外,沒咱們的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