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他罪惡滔天,朕殺不得?

第247章 白蓮教

再怎麼說,他小子也是咱老朱的甥外孫。

李小子這麼做,也太不給咱老漢面子了吧?

不過依咱老漢對李小子的瞭解,他應該也不是主動惹事兒的人啊?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陛下,事情是這樣的……”

鄭和穩了一下心神,將事情的原委講了一遍。

洪武大帝對朝野的掌控非常強。

有那幫錦衣衛和檢校在,今天的事情遲早會傳到他耳朵裡。

所以鄭和也不敢怠慢,和內帑交割完畢之後,就第一時間向洪武大帝彙報了這個事情。

他倒是沒有添油加醋,就是把自己所聽所見給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我說重八,你也不要生氣。反正就是小孩子打架,也沒傷著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保兒(李文忠小名)和周舍(沐英小名)他們小時候不也經常打架嗎?”

“得饒處且饒人嘛!”

聽完事情的經過後,馬娘娘柔聲向朱元璋勸解道。

要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加乾兒子,而且也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

所以朱元璋一直對李文忠親厚有加,否則也不可能把他封為開國六公爵之一。

愛屋及烏,朱元璋對李景隆的印象也不錯。

可沒想到李景隆這個不成器的東西,居然因為一匹馬去招惹小李恩公。

最要命的是,雖然李景隆看中了小李恩公的馬,但是也沒有直接去搶,而是花錢買。

小李恩公也是性子太過剛烈,不賣他就算了,居然直接就是一撥兒嘲諷。

最後居然還動手打人?

聽鄭和的描述,李景隆好像傷得還不輕。

這就不佔理了。

馬娘娘擔心朱元璋怪罪到李平安頭上,所以就主動出言勸解。

不僅是馬娘娘,就連鄭和心裡都有點打鼓,深怕洪武大帝遷怒到李平安身上。

呼!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保兒平時是怎麼管教他兒子的?就管教出這麼一個東西?居然想強買人家的馬?”

“幸虧這回是遇到李小子了!要是換成一個普通百姓,豈不是就被他強買去了嗎?”

“要不是這小子已經被李小子揍了一頓,咱老漢非打斷他的腿不可!”

朱元璋怒氣衝衝地說道。

洪武大帝之所以這麼生氣,一方面因為李平安不論對大明還是對對天家都有大恩。

李景隆這個不開眼的居然敢招惹他?

這不是找死嗎?

不過最根本的原因是洪武大帝沒有想到,大明立國才十五年,居然就出現了紈絝子弟仗勢欺人的事情?

那些狗仗人勢的家丁還要抽刀子砍人?

簡直反了他們了!

要知道朱元璋從小就是苦出身,加入紅巾軍之前,沒有少受官府地主的欺負。

所以他建立大明以後,一再強調各級官員要愛民如子,並且派遣了大量的錦衣衛和檢校作為他在民間的耳目,監視官吏的一舉一動。

…………

生怕這些官吏欺壓百姓。

洪武大帝甚至還發出過一道旨意,那就是百姓要狀告本地官吏的時候,沿途官府不僅不能阻攔,還要好吃好喝的供著。

確保百姓的意思可以直接上達天聽。

就是在這一系列高壓政策下,大明朝的官吏雖然無法做到後世那樣和百姓親如一家,但是也不敢像前朝那樣隨意羞辱百姓。

洪武大帝也是一直以此事引以為傲。

沒想到居然在金陵出現了紈絝子弟強賣百姓的千里馬這種惡劣情況。

而且雙方自己還都認識?

要不是被鄭和湊巧碰見了,自己豈不是還被矇在鼓裡?

燈下黑!

簡直就是燈下黑啊!

雖然李景隆出的價格足夠高,但這是一個不好的苗頭!

今天有李景隆強買李小子的千里馬,明天說不定就會出現紈絝白拿百姓的東西,後天說不定就有什麼衙內當街強搶名女。

所以必須把這種勢頭給掐掉!

“沒錯!”

“九江(李景隆的字)確實做得不對!是應該讓小李恩公狠狠教訓他一頓”

“子不教父之過!保兒也對九江這小子疏於管教!九江之所以胡作非為,責任全在保兒這邊。”

“等下次我見到他,非說說他不可!”

看到自己老漢不僅沒有生小李恩公的氣,反而大聲斥責李景隆,馬娘娘懸著的心頓時就放下了,跟著朱元璋斥責起來才。

雖然李景隆這小孩兒也算儀表堂堂,平時在馬娘娘心裡印象也挺好。

但是和李平安這個救命恩人比起來……

對不起,本娘娘和你也不是那麼熟。

李景隆你還是哪兒涼快去哪兒待著吧!

“不錯!是要教訓教訓!”

對於馬娘娘的建議,朱元璋自然毫無保留的笑納了。

“那重八你是下旨申斥還是當面呵斥?”

馬娘娘追問了一句。

從古至今,皇帝要想罵人一般有三種方法。

一種是在臣子遞上來的奏摺上面直接來個祖安回覆。

這裡面的代表就是清廷的雍正皇帝。

另一個是讓人去替自己罵。

傑出案例就是漢王朱高熙謀反失敗後,當時還是御史的于謙奉明宣宗的旨意前去訓斥。

“零六三”結果於謙一頓嘴炮輸出,當場罵的不可一世的朱高熙瑟瑟發抖,跪伏在地上伏法認罪。

第三種就是皇帝當面訓斥了。

不過一邊只適用於皇帝非常生氣而且和被訓斥的人關係密切,一般很少出現。

現在李景隆還不是朝廷大臣,朱元璋也沒有給他密奏的權力,所以第一個方法直接作廢。

馬娘娘估計最大的可能就是洪武大帝會讓太監去曹國公府上訓斥李景隆一頓,然後等李文忠回了金陵再把他當面臭罵一頓。

“下旨申斥還是當面呵斥都不行!”

“九江的性子咱老漢還是知道的,鼠肚雞腸,心眼小膽子卻不大。”

“咱老漢估計他不敢直接去報復藍玉和常茂,八成會把氣撒在李小子身上。”

“這樣吧!鄭和,你去蔣瓛那裡傳咱的口諭,讓他加強李小子的保護。”

“還有通知守軍,提前一個時辰關閉城門。”

“省得李景隆那小子找過去。”

“明日一早,咱老朱就去李小子那裡坐坐。等著他李景隆上門。”

“咱倒是要看看,當著咱老朱的面,他李景隆要囂張到什麼程度!”

朱元璋點頭說道。

馬娘娘也沒有反對。

只有去蔣瓛那裡傳旨的鄭和在心裡給李景隆悲哀。

小國公啊小國公,你說你得罪誰不好?

居然去得罪小李大人?

這下好啦!

陛下明天就要去小李恩公那裡守株待兔。

咱家看你到時候怎麼辦!

……

金陵一處書局內,一個百姓打扮的小廝,汗流浹背地衝了進來。

“掌櫃的,朝廷強佔的咱家別府有動靜了。”

小廝整理了一下衣衫,恭恭敬敬地衝著一個掌櫃模樣的中年男子說道。

這個中年男子雖然是個書商,但是看上去更像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大儒。

他的真實身份是孔家的旁系子弟,負責孔家在金陵的產業。

這個書局也是孔家在金陵的產業之一。

其實不知在金陵,就是在大明其他的通都大邑,都有孔家的商鋪。

這些商鋪除了替孔家賺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替孔家打探訊息。

曲阜孔家作為傳承千年的世家大族,自然也十分重視大明朝堂的風吹草動。

孔掌櫃也是憑藉情報能力出眾才坐到了這個位置。

自從當今聖上狠狠懲罰了曲阜孔甲,還逼著他們交出了紫金山下的孔府別院後。

衍聖公就一直叮囑孔掌櫃打探究竟是誰和曲阜孔家過不去,沒想到今天真有訊息了。

真是可喜可賀!

“回掌櫃,朝廷把咱們的別府撥給別人做了書院。”

“負責那裡的人姓方,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今天小的親眼看到他們在金陵城中採買了大批物資運回別府,中間還和曹國公家公子發生了衝突。”

“小的一路跟隨到了書院,這個事確信無疑!”

小廝將白天的見聞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原來在背地裡中傷我孔家的,居然是個乳臭未乾的少年啊!”

聽了小廝的話後,孔掌櫃站起身子踱了兩步。

自從上次在朝堂被洪武大帝一頓暴擊之後,孔府上下就一直懷恨在心,想要調查一下到底是誰在給自家使絆子。

可是毫無線索。

所以衍聖公孔希學就在其子孔訥的勸說下,和白蓮教同流合汙,打探誰在背後搗鬼。

沒有想到,白蓮教沒有打聽到的事情,居然被自己給打聽到了!

要知道衍聖公父子對這個幕後黑手十分重視,這對自己簡直就是一個向上爬的大好機會啊!

“小五,你去找那些白蓮教的人,讓他們把這個少年給綁了……”

“另外我再休書一封,透過咱們商鋪的渠道快馬送給衍聖公。”

孔掌櫃想了一下說道。

雖然打聽到了是誰負責打理書院,但是這個少年實在太小了,絕對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真兇肯定另有其人。

那個少年,不過是幕後黑手擺在檯面上的一顆棋子罷了。

不過棋子也有棋子的價值!

孔掌櫃的辦法也很簡單,直接把李平安綁回來,嚴刑逼供,讓他供出自己的背後勢力。

至於會不會被人發現嘛……

呵呵!

今天在城門的一切都被人看在眼裡,曹國公家的少爺被這個少年的僕人給打了。

如果這個少年有什麼三長兩短,那也一定是曹國公動的手腳。

就算追查到了元兇,動手的是白蓮妖人,和我孔家何干?

這些白蓮教的妖人,不就是幹這些髒活兒的嗎?

否則就憑他們的身份也能攀附到我們孔家?

就憑他們也配?

刀切豆腐兩面光!

這才是上等人辦事的方式。

“這個沒有問題。”

“可是掌櫃的,如果叫白蓮教直接拿人的話,他們和孔訥也有3.7聯絡,會不會搶了咱們的功勞?”

這個叫做小五的小廝想了一下說道。

曲阜孔家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家族,雖然平時都圍繞在衍聖公周圍,但是各房各脈也有自己的小團體。

除非遇到滅頂之災,否則這些人第一時間考慮的肯定是小團體的利益。

訊息雖然是小五和孔掌櫃提供的,但是白蓮教勢力龐大,而且情報傳遞的速度也很快。

如果這些人從李平安嘴裡撬出什麼有用的資訊,然後繞過自己和孔掌櫃直接同衍聖公聯絡,那他們就虧慘了。

“無妨!”

孔掌櫃十分淡定地說道:“你先把本掌櫃的書信送出去。”

“等衍聖公收到書信以後,再通知白蓮教動手綁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