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後,殷行郾起兵造反的訊息震驚朝野,他曾經為大琰朝多次出生入死平叛,即便曾有人參他對大琰有二心,老皇帝也對此不屑一顧,認為殷行郾沒有這個實力,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不止怎的,一夜之間,他手下冒出十數萬人,這是足以撼動老皇帝心態的兵力。
聽說聖皇后連夜讓宮人搜尋殷行郾的母親安氏,卻遍尋宮中不得,她不知何時,已被悄悄接應出宮了。
嬤嬤她們已被妥當安置在外,我帶領剩餘的家僕,徐嬤嬤和管家他們,坐鎮雲府。
攘外必先安內,皇上緊急四處調兵,包括已經滯留在邊關一年多的父親。
一邊調兵,一邊又派使臣與阿耶那和談,連年的戰爭,大琰朝眼下已經不堪一擊了,阿耶那只是想要些地盤,錢財,而殷行郾,是切切實實想要這位老皇帝的命。
父親的事,陸熠按照我說的提前給父親去了密信,讓他收到皇帝召回的命令後,先按兵不動,觀察事態進展後再做打算,還帶去了我親筆寫給父親的一封信。我不確定父親能否聽從,畢竟他同老皇帝“打天下”,之後又為老皇帝效忠了幾十年。
不過,皇上下詔已有十幾日,暫時還未聽說有父親班師回朝的動靜。
上一世父親領兵回來,為大琰朝抵擋了5個月之久,這一世,沒有父親回來護駕,這場戰役估計要速戰速決了。
北疆阿耶那趁機勒索了大琰朝邊關二十座城池,之後答應息兵五年,老皇帝這幾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三個月後,殷行琰與陸熠他們,接連攻破周邊省份,大有逼宮的態勢了,其他省份,有的象徵性的抵抗,有的,直接按兵不動等根據戰事發展再“擇良木而棲”了。
我一直沒有父親的訊息,陸熠也不再派人帶信來,此時,他作為“反賊”,接近我只會給雲府帶來麻煩。
我只能先在雲府守著,府中還有數十口人,暫時也不再去安置景昭的巷子,免的被人跟蹤,因為父親在邊關毫無訊息,現在雲府既是殷行郾的眼中釘,也是皇上的肉中刺,父親既沒有回來的訊息,也沒有倒戈殷行郾的意思。
聖皇后按捺不住了,下旨召我入宮,星闌和管家他們都阻攔:“小姐,眼下的情況,老爺在邊關一直稱病不回來,你現在入宮,只怕是有去無回,被扣下來做人質了。”
我搖頭:“我必須應旨前去,如果不去,父親在邊關會更危險,現在皇上遲遲沒有降罪於父親,就是怕他臨陣倒戈,我相信皇上和皇后不會對我怎麼樣,只是以此要警告下父親罷了,如果我抗旨不去,馬上就坐實了雲氏謀反的罪名,到時就危險了。”
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為雲氏拖延時間,拖到殷行郾與皇家這場廝殺,迎來最終的結局。
入宮後,明顯能在宮內眾人臉上察覺到驚恐的神色,陵陽王的威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前他為皇上平判亂黨有多狠戾,現在對待皇上,這份狠戾只會多不會少。
有兩三年沒入宮了,聖皇后身邊的大太監李公公急急領我進芳華殿,沒有了之前的從容和變著法兒要賞錢的狡猾,人人都明白,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尤其是像他這樣的皇親貴戚身邊的“紅人”,到時必會首當其衝受牽連。
皇后在正殿接見我,幾年未見,看得出,她還在努力維持著那副高高在上的做派,硃紅的皇后朝服還是那麼耀人眼。從前皇上還未登基時,她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世子側妃,後來皇上登基後,她從玉貴人從慢慢坐上了皇后的位子,其手段可見不簡單。
我被領進殿中,大太監提醒:“皇后娘娘,雲丞相之女,雲翩翩來了。”
邊上宮女正搖著孔雀羽扇為她扇涼,剛剛入夏,天氣並不熱,怕是她心頭的火正不停歇的燒灼著她。
皇后似是如夢初醒:“翩翩,來,讓我好好看看你,上次你來宮裡看我,還是聖上下旨為你賜婚,你進宮謝恩,怎麼這麼幾年也不來看我了?”
我們都清楚,進宮面見皇后,非詔不得入內,她刻意這樣講,我也只能順著她的話頭說。
我連忙上前跪下,珠釵在耳邊搖晃:“皇后娘娘,翩翩有罪,我嫁與那反賊,幾年來都不得其歡心,如今更是早已與他和離,翩翩無顏面進宮面聖,辜負了皇上與皇后娘娘的期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