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州。
陝川湖廣三省交界,下轄三關六縣四個巡檢司。
是一片被漢江貫穿的三百里山地河谷。
這裡在崇禎九年,有兩個知州、十三個知縣,四路兵馬分軍佈防馳騁其間,是天下首屈一指的混亂之地。
在元帥府,它是陝西的直隸州,知州叫袁韜。
而在大明,它是楔進陝西的飛地,知州叫金之純。
盧象升麾下的鄖陽明軍向西挺進,前鋒兵馬已據興安州最東端的白河縣防守,作為繞過潼關收復陝西的突出部。
但明軍進駐白河縣的舉動,也被元帥府關中旅副將趙之瑞偵知,隨即發映山紅所領遊擊營,趕在明軍進兵繼續前攻下閭關,分駐三岔,堵死其北進要道,威脅洵河流域。
興安州西南的大巴山、鹽場關,則被姚章儒佔領,也就是曾欲投元帥府而不得、後同高迎祥聯軍的諸多搖黃群賊。
而其西部與漢中接壤的方山關、石泉縣等地,被數支從漢中逃出的衛所旗軍、瑞藩宗人管事、漢中府百姓團伙佔領,若是時機成熟,他們當中將會孕育出新的流賊團伙。
四面八方,各路人馬的先鋒哨探,在這片狹長河谷你來我往,局面亂得嚇人。
元帥府登記在冊的知州袁韜是個投機者。
袁韜號爭天王,本是漢中沔縣人,早年投奔響馬做賊是因為跟叔叔爭嬸子事發,確實很能爭奪。
後來加入胡九思的團伙合兵作亂,雖然算是綠林小輩,但行事狠辣驍勇善戰,即使在搖黃群賊裡也是一等一的桀驁人物。
早在姚章儒派義子秦可多到河湟獻上明軍守將頭顱時,袁韜就已經在聯名寫信的十五個大首領裡了。
只不過當年的聯名歸附沒能成功,不但沒能給劉承宗留下好印象,反而因其十五個人有十三個王,讓劉承宗推遲了自己的稱王計劃。
後來他們也沒熱臉貼冷屁股,沒再跟元帥府聯絡。
一直等到劉承宗奪取西安府,拿下陝西大部,真正在西北成為大勢,派兵進漢中向各地傳檄。
劉承宗的使者進興安州時,正趕上行十萬胡九思率六隊馬超、袁韜在圍攻興安州城。
雖然知州金之純帶劍登城,招募壯丁佈置武具,可終究兵微將寡,只要把城壕填埋、城牆拆出口子,不過是旦夕可破的樣子。
胡九思對元帥府的使者態度外熱內冷,只管招待使者飲酒食肉,但對歸附一事隻字不提。
袁韜則有不同意見,當晚內鬨襲殺行十萬胡九思,兼併其部,領了元帥府使者的檄文,以興安知州的身份給劉承宗回信,奉上輿圖、獻出貢品、記錄兵額,上表歸附。
等屯兵駐紮興安州城東面的馬超領兵趕來,木已成舟,兩軍視州兵如無物,隔城對峙四日。
關於袁韜領興安州歸附的事,使者將訊息帶回西安,主政西安的劉老爺還在心裡小小的糾結了一下。
因為這個袁韜的人品……就算擱在惡人扎堆的元帥府,不擬人得都算出格了。
高傑那種偷嫂子的已經是綠林兄弟裡枉顧倫常之輩,袁韜更是超級加輩,他偷嬸子。
偷嬸子落草,胡九思收容接納他,結果現在又因投奔帥府意見不合的嫌隙,恩將仇報將之襲殺。
若是劉承宗在關中,他必然看不上袁韜,但也不屑於因此利用其部,很可能就不會接受歸附。
但袁韜歸附時,劉承宗統帥大軍在外,吏衙管事的是父親劉向禹,把持關中武力的則是大將張天琳。
在劉向禹看來,接納袁韜給小獅子帶來的麻煩,要大於多一個這樣的敵人。
畢竟多個這樣的敵人直接乾死就行了,而多個這樣的部下,反倒要始終耗費精力防備。
但張天琳的建議是接納袁韜。
在劉承宗尚未回返的這個節骨眼上,張天琳的主要防禦方向是河南,騰不出太多人手跟鄖陽明軍掰腕子,更傾向於利用袁韜牽制盧象升的明軍。
總之就是先別管這袁韜是個什麼玩意,拿下興安州再說,多些兵馬防備側翼,能減輕他關中旅的駐防壓力。
張天琳一直在幹這個事。
劉承宗把關中防務交給他,他便不敢輕鬆,多次出關與明廷的河南總兵張任學交戰,取勝之餘,便著重在潼關以東向靈寶、陝州等地滲透,甚至開關放商隊,同堡寨的豪強土寇貿易。
為的就是減輕正面的駐防壓力。
劉承宗駐軍關中的時候,中樞兩個野戰旅在這兒鎮著,關中旅乾的是最輕巧的活兒,只管駐防潼武二關,吃糧放馬,日子好不快活。
可劉承宗一走,關中旅的駐防壓力立刻就上來,就連兵力都顯得捉襟見肘。
張天琳自己得移駐西安,由趙之瑞領兩個營分管潼武二關,怕西北方向出亂子來不及調兵,還要在渭河北岸的乾州駐紮一個營。
偌大一座西安城,駐軍不過五千多而已,卻要鎮著渭河南岸方圓百里五個縣,軍事壓力並不大,但聞警調兵跑來跑去的苦勞很重。
劉向禹也很清楚關中旅在今年春夏的苦勞,與張天琳商議許久,最終還是發了吏衙的委任狀,命衙門屬官攜官印官服,封袁韜為興安知州。
不過袁韜不是善男信女,元帥府也不是省油的燈。
劉向禹問了早前去興安的使者六隊馬超的真名,沒人知道,便隨後跟袁韜那封興安知州委任狀一起,發了一張封六隊馬超為興安營參將的委任狀。
相較於冊封袁韜為興安知州,倒是對名不見經傳的馬超冊封參將,劉向禹封的更舒服。
一來,是馬超這人仗義,面對袁韜襲殺胡九思,至少擺出了拿兵馬跟他碰一碰的架勢。
二來,則馬超的履歷乾淨,延安府人,早年加入大首領不沾泥的隊伍,被編在第六隊長亂世王郭應聘的部下。
不沾泥死在山西以後,幾隊人被闖將李自成帶著渡黃河經河南迴陝西,馬超在鄖陽脫隊,入了姚章儒、黃龍的搖黃軍。
如今這會兒,李自成、郭應聘等人都已在帥府仕官,馬超這樣的小輩,劉向禹封起官來更順心,也能利用其與袁韜對峙的嫌隙,牽制袁韜的力量。
這事其實說來,劉向禹也覺得不是那麼妥當。
因為老的六隊長郭應聘隨李自成歸附,官職才只是闖將營的千總。
李自成歸附時,畢竟將多兵少,全營才不過千把號人,而不論袁韜還是馬超,倆人都在興安州掌握著實打實三五千人的兵馬。
當然,這一千跟五千,打起來究竟誰贏誰輸,在張天琳看來,不好說。
沙汰老弱之後,沒準這興安營的兵還沒闖將營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