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夕陽掛在天邊。
橘色的光輝籠罩了整座城市。
航班準點自京都機場起飛、升空,在夕陽下,劃出一道弧形的軌跡,而後衝上雲霄,消失不見。
……
邵溫白在飛機上睡了一覺。
商務艙人沒滿,留了幾個空位,所以安靜得有些過分。
他已經連續多天失眠,這是近半個月來,他最快入睡的一次。
即便飛機並不平穩,中間還有好幾次氣流顛簸,他也沒醒。
再次睜眼,是因為聽見空姐正低聲詢問隔壁的乘客需要什麼早餐,邵溫白才意識到,天亮了。
他開啟隔板,便見朝陽如火,像一個透光的橘色圓球。
飛機降落墨爾本,邵溫白第一時間趕往醫院。
途中聯絡了當初在M國實驗室的同事,現任墨爾本大學生物系主任。
對方接到邵溫白的電話,十分驚訝,在得知他想借用生物實驗室後,便一口答應下來。
很快,邵溫白從醫院順利取走血液樣本。
孔翔那邊,也第一時間收到訊息。
孔翔:“東西拿到了吧?”
“嗯。”
“驗過沒有?”
邵溫白:“驗過,沒問題。”
“OK,算我多嘴。”
邵溫白如此仔細嚴謹的人,這些流程算基操,根本不用他提醒。
“那就祝你,一切順利,早日追妻成功。”
邵溫白嘴角上揚:“借吉言。”
三十分鐘後,他抵達墨爾本大學。
……
島上,紅日自海面升起。
邊月離開已經一個多月,蘇雨眠只在她離開後的第二天聯絡過她。
得知邊月順利靠岸,她才徹底放下心來。
再之後,雙方都不曾聯絡對方。
有時候,沒有訊息,就是最好的訊息。
再說科考隊這邊,有了見微、知著、睹始的加入,課題進度跟開了倍速一樣。
從前團隊成員需要實地採集病毒毒株,採完,帶回來,處理好,才能開始提取相關資料。
拿到資料,再進行統計分析,而後留檔儲存。
如今有了機器人加入,直接省去實地取樣和處理這兩個步驟。
見微發現新毒株後,會直接進行處理,然後讀取相關資料,先簡單傳回來一部分,睹始接收到資料,處理後,上傳電腦。
大家可以直接對這部分資料進行分析。
傍晚,見微、知著歸來,上交採集到的毒株樣本,他們再接手,進入隔離實驗室,拆解剩下的無法透過機器人直接識別或處理的資料。
為此,團隊自發打散成三個小隊,流水線式完成單一工作內容。
各司其職,各行其是。
都流水線了,效率如何可想而知。
錢海峰:“照這個進度,咱們似乎有望在兩年內結束專案?”
萬蒙一聽,整個人都興奮了:“真的假的?可以這麼快嗎?”
她想回國,想回家,更想老公和兒子。
厲潮湧聞言,對著錢海峰調侃:“老錢,你說話要負責的,要是兩年內結束不了,當心萬教授找你麻煩。”
錢海峰兩眼一瞪,看萬蒙:“不、不會吧?”
萬蒙想了想,正色:“應該會哦。”
錢海峰:“……”當場閉麥。
不說話,最安全。
厲潮湧正在給知著設定明天要探索的採集區域,一邊操作,一邊感慨:“東邊這塊兒,咱們也算功德圓滿了,從今天開始,可以往西邊去了,等到了最西邊,那整個Max群島就被咱們採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