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
疲憊工作一天的教授們回到基地,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晚餐。
平時,一踏進門,就能看見飯和菜已經擺出來,空氣中到處飄著勾人的食物香。
可今天……
桌上空蕩蕩,香氣那更是沒有。
“咦?什麼情況?”
“好日子過習慣了,回來沒看見飯菜還有點懵。”
“今天留了一半人在基地,船來了嗎?咱們的機器人運到了沒?”
“雨眠呢?老厲呢?”
錢海峰開始到處找人。
突然——
一陣機械的電流聲傳來,三個機器人端著盤子出現。
“歡迎回到基地,現在是晚餐時間,由我們為各位上菜——”
溫柔的女聲,雖是機器發出來的,卻並不冰冷,反而像帶著幾分笑意說出來的話。
“這——”
眾人面面相覷。
“這就是咱們訂購的機器人嗎?他、他們是在上菜?”
“嚯!不止呢,還會盛飯!你看——”
在一陣陣驚歎聲中,三個機器人用時不到兩分鐘,就擺放好所有菜品。
連飯碗和筷子都一併擺好,位置、角度,以及方位距離都相差無幾。
蘇雨眠招呼大家:“先吃飯,趁熱,吃完再說。”
大家坐下來,一邊吃飯,小聲討論的聲音始終沒停。
吃完,科考隊成員全部聚在正屋,包括李兆燕在內。
邊月為大家講解了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這些我都留在隨身碟裡了,大家後面如果忘記了,或者有什麼不確定的,直接檢視隨身碟即可。”
“好好好,謝謝!”
“那這個機器人什麼時候可以投入使用啊?取樣效率怎麼樣?能做到跟人一模一樣嗎?”
蘇雨眠:“引數已經除錯完畢,明天就可以開始實地試驗。前期咱們還是每天派兩個人跟著,觀察機器人的工作流程,記錄存在紕漏的地方。其他人留在基地,做好返回資料的收集,以及機器人取樣結果的驗證。”
“哦,對了,在此之前,大家還需要集中學習如何使用機器人。這個就拜託邊月女士了。”
邊月勾唇:“這些日子多虧大家照顧,好說好說。”
“按照這個進度,如果不出意外,最快半個月,最晚一個月,機器人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這麼快?!”眾人兩眼放光。
從聽到“明天可以開始實地試驗”,到“最晚一個月就能正式投入使用”,驚喜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接下來蘇雨眠簡單向大家介紹了三臺機器人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萬蒙:“這個……搜尋確定取樣範圍是什麼意思?”
蘇雨眠解釋道:“Max群島大大小小几十個島嶼,這還是能叫得上名字的,那些散落在海面不知名角落的小島嶼原則上也在我們的採集範圍內,但實際這些地方到底有沒有我們需要的病毒毒株還是未知數。這臺機器人的作用就是由面到點,帶回空氣樣本和土壤樣本,透過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確認空氣與土壤是否存在病毒痕跡,再決定要不要對這個地方進行取樣。”
“如此一來,取樣範圍就能最大程度縮小,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投入。”
萬蒙驚訝:“這機器人真有這麼智慧?”
蘇雨眠轉頭看邊月。
這個問題她最有發言權。
邊月:“只要指令到位,上山下海、爬樹撈魚,都不在話下。”
“下海?這機器人還防水呢?”萬蒙覺得有點誇張,問完,就忍不住先笑起來。
邊月卻認真點了點頭:“防的。”
萬蒙:“?”
好好好,是她冒犯了。
這晚,月色朦朧,海浪依舊。
眾人睡了個好覺。
第一次期待著第二天快點到來。
邊月則留在主屋,除錯機器人到深夜。
蘇雨眠陪她一塊兒,還應她的“強烈要求”,做了頓宵夜送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