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夥之後,李援朝就讓人去約了記者,周正陽到了咖啡廳之後,才發現那位記者早就迫不及待的在等著了。
這位記者很年輕,25歲的樣子,帶著一副黑框眼鏡,文質彬彬的。
“你好,是周正陽同志吧?我是高孟,新華社的記者,聽說你手上有一個大新聞。”
“是的。”周正陽點頭,坐下之後也沒有廢話,把婦女失蹤案和人口買賣的猜想一股腦兒都說了出來。
如果是2023年,那麼這些是絕對不能透露給記者的,因為警方還在破案,報道出去就會讓犯罪分子心生警惕,從而導致警方更加被動。
然而這是60年代末,就算沒有這個因素,警方也不能再被動了。
而且根據周正陽瞭解到的鬍子阿四的性子,他反而更享受在報道之後,依舊犯罪的變態成就感。
全盤托出後,周正陽說:“我再給你幾個報案的家庭住址,你可以去採訪,如果能有一兩張畫面感強的照片就更好了。”
把重點都寫在了筆記本上,高孟站了起來,有些迫不及待的說:“好,我現在就去,我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報道出來,讓大家都警惕。”
“好,不過這裡面千萬不要提到我。”周正陽說道。
“為什麼?”
周正陽隨便找了個理由,“我怕被報復。”
“明白,我會替你保密的。”
“還有,這件事最好分好幾次報道,我們要替婦女們著想,讓她們足夠警惕。”
“還是你想的周到,我會的。”說完,他就著急忙慌的往外快走而去。
周正陽望著他的背影,一時間還有些懷疑,不知道這種讓人民不安的稿子,到底能不能見報。
畢竟主旋律還是報喜不報憂啊。
正在周正陽想這些的時候,高孟又折返了回來。
周正陽看著他問:“還有事兒?”
高孟伸出雙手,很鄭重的和周正陽握了握手,說道:“剛剛走的太急,忘了表達我對你的感謝,謝謝!”
“……”
這絕對是個書呆子!
但書呆子也有優點,效率高,執行力強,僅僅過去了三四個小時,這篇關於婦女失蹤和人口買賣的報道,就加急刊印了出來,售往千家萬戶。
周正陽看了之後很滿意,高孟的筆桿子很硬,文風緊湊,一箇中篇的篇幅,就把事態的緊急和危險性表達了出來。
晚報的刊印數和發行量都沒有早報多,但是依舊引起了人民的重視。
婦聯更是第一時間找到了相關部門,以至於警方連夜成立了專案組,因為這個案子原本就是魏傑在負責,所以他成了專案組組長。
雖說是專案組,但是能湊出來的人手也不到十個。
但是壓在魏傑身上的壓力,卻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