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急診醫生:從挽救市長千金開始

第82章 他是最好的骨外醫生

什麼玩意兒擱這裡還衝著我大呼小叫?

這裡可是急診科,是我的主場。

你們衝我亂叫,我面子都丟光了。

想到這裡,金明成重新站起身。

“不行啊,有點問題,我摸不出骨頭的位置,這樣,先去照個X線檢查吧。”

說著,他就準備開單子。

許強愣在那裡,咬著牙開口道,“怎麼還要這什麼線檢查?”

“不然我怎麼判斷骨頭的位置?難道你希望我給你把骨頭給接錯?到時候你一隻腿長一隻腿短?”

金明成反駁道,同時冷眼相看。

許強啞口無言。

這裡是醫院,金明成說了算,他還真沒什麼資格跟金明成反駁。

只能是垂頭喪氣地應下來。

正當他準備去做X光檢查的時候,門外傳來了腳步聲。

緊接著方知硯攙扶著一個同樣小腿骨折的病人走了進來。

“哈哈,金主任。”

看到金明成,方知硯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今天骨折的人挺多,好巧。”

金明成黑著臉看了一眼方知硯,沒有理他,只是不斷地催促旁邊的許強去做個X光。

許強剛準備走,便看到方知硯蹲了下來,開始給那個病人治療。

同樣是小腿骨折,方知硯和金明成兩人的處理方法完全不同。

對於一般的骨折患者,其實主要就三個具體處理步驟,復位,固定,功能鍛鍊。

一般來說,各個部位的骨折復位方法並不相同,但除了某些病例需要牽引復位和手術復位之外,一般均可用手法復位。

而相對應的幾個手法比如手摸,拔伸牽引,旋轉屈伸,端提擠按,夾擠分骨,折頂法以及按摩推拿。

方知硯此刻所採取的手法,便是手摸。

在對骨折進行復位前,需要用手仔細觸控骨折端,先輕後重,由淺入深,從遠到近,並可與健側作比較。

如此全面瞭解骨折的區域性情況,比如明確骨折屬於完全,不完全,還是粉碎性骨折。

可以確定他是前後重迭,還是左右側方,亦或者是成角移位的移位情況。

再經過簡短的判斷後採取相應的方式進行復位。

之後便是固定。

一般是區域性敷藥,放置壓墊和木質夾板,最後用布帶捆紮,透過這樣的外固定形式,可以在骨折部位形成一定的擠壓作用。

不僅可以使骨折段保持在整復後的位置上。

而且透過有節制的功能鍛鍊,利用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在外固定的控制下使輕度的成角或側移位得到繼續的矯正。

當然,對夾板,壓墊,紮帶的選擇和捆綁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

不過對於方知硯來講,這些東西都是融會到了骨子之中的,根本不需要特地去思考。

除此以外,還需要功能性鍛鍊。

尤其是貫徹“動靜結合”的原則,不然的話,長期固定,可能會引起肢體肌肉萎縮,關節強硬,粘連,骨質疏鬆的現象。

一般來說,脛腓骨骨折,需要七到十週的癒合期。

在這段時間內,病人需要格外的注意。

方知硯快速地幫病人處理好了情況,最後打上了石膏。

等他做完這些的時候,許強才拿著自己的X光報告回來。

如此來回折騰,他早已經忍受不住了。

再看方知硯竟然已經把跟自己病情相似的那病人的骨折解決好了。

許強只覺得天都要塌了。

“金主任,為什麼這樣?人家怎麼這麼快就好了?”

他有些憤怒的質問道。

金明成瞥了一眼方知硯,扯了扯嘴角,“他是我們院最好的骨外。”

許強聞言,整個人徹底僵住了。

原來方知硯說的,都是真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