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從田上收集來的訊息,季寰上朝時更是睥睨階下所有人。
果不其然,一旦上朝,那些個大臣們又對著姜念秋的事情吵個不停。
有些為老也十分不給季寰面子:“皇上,您遲遲不肯處置宜貴嬪,微臣恐怕……伯夷國會有所動作威脅我們啊!”
“是啊,皇上還請早些做打算。”
烏泱泱跪下去四分之一的大臣。
剩下的大臣們有人中立不言語,還有一些敢於站出來的,秉正道:“皇上,微臣以為宜貴嬪當日解救皇上,乃是有功之臣,伯夷國自身氣量狹小,與貴嬪何干!”
當日情形,換做任何宮嬪,都不一定能夠做到宜貴嬪那般。
這群老臣太過保守,尖刀不衝著外頭,反倒衝著自己人來了。
季寰多看了那位年歲不長的大臣兩眼。
老臣們橫眉冷對:“你懂什麼,除了這女子,伯夷國便沒了指望,還怎麼找我們的破綻!”
若是季寰沒擔當,這確實是個很好的辦法。
能夠悄無聲息地息事寧人。
由於兩邊政見不同,新舊臣子幾乎在殿上吵起來。
李德全在上高喊:“肅靜!”
他的話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季寰的心情。
眾臣這才停止了叫嚷。
“吵夠了?”
季寰諷刺地問:“用女子來承擔一切,你們是拿朕比作明皇了嗎?”
那明皇不就是如此?
在國家危難之際,推一個弱女子出去承擔這一切。
君王無情至此也可理解,可他的行跡實在算不得大丈夫!
這也是後人多加詬病的一點。
這下,殿內所有大臣紛紛下跪:“微臣惶恐。”
“惶恐?朕看你們一個一個的,倒是有理得很呢!”
“整日裡恨不得吵得上殿燒房子,正經事上還不如一個女子有頭腦。”
他們不像是朝中大臣,更像是街頭吵架的小孩子!
非要大人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才會罷休。
季寰抬手,讓李德全把這幾日收上來的田間告辭給大臣們看。
大臣們紛紛愣住。
難不成這件事情和宜貴嬪有關?
如果無關,皇上方才不會突然拿他們做比較。
季寰沒明說,只是撂下一句話:“即日起,我朝重農耕,以農養軍,朕就不信,動不了他伯夷國!”
大臣們瞬間不敢多說了,只叩首:“皇上聖明!”
就這樣,朝中有關於姜念秋的流言蜚語暫時停止。
她也真的應季寰的要求,十分稱職地做了整整三個月的會計。
有了土豆、紅薯、改良版的麥子和混品水稻,再加上水車和防水紙,農耕有了迅速的變化。
大大加快了原來計劃的推進。
秋季底時,姜念秋將所有的數字上報給了季寰,由他來做這統籌。
可分配時,也有了新的困難橫亙在前。
姜念秋在一日一日的相處之中,開始漸漸對季寰上了些心。
比如說,她習慣於沒事兒乾的時候來給他送杯茶水。
“皇上,這些日子您勞累了,臣妾做了點兒明目的茶水。”
季寰正在閉目養神,聽見聲音,眼睛緩緩張開了一條縫隙,淺笑道:“沒再照顧你的土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