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門將咋了?我拿著五十萬歐元的年薪,每週免費看球!”——貝爾尼。
……
1988年夏日的佛羅倫薩,午後的陽光像融化的蜂蜜,粘稠地潑灑在弗蘭基球場的紅磚看臺上。
四萬三千名球迷的歡呼聲掀起聲浪,鏽色的鐵欄杆被震得嗡嗡作響。
五歲的托馬索・貝爾尼,攥著父親老貝爾尼的手,鼻尖蹭著前排觀眾汗溼的球衣後背,球場裡混著爆米花黃油香和南歐陽光炙烤青草的味道。
小貝爾尼好奇的看著四周,第一次來到球場的他,開始了和足球的初體驗。
作為佛羅倫薩多年的會員,老貝爾尼帶著兒子坐在看臺靠前的位置。
幾乎就是挨著下方的佛羅倫薩替補席了。
在絕佳的觀看視角上,場面非常火爆,雙方你來我往,吸引力十足,第一次現場看球的小貝爾尼,雖然對於場面看不太懂,但是二十個多人追逐一個足球的場面,還是讓他的心靈大為震撼。
“爸爸,他們為什麼這麼多人搶一個足球呢,一人發一個,不好嗎?”小貝爾尼眼神澄徹,天真的問道。
“哈哈,兒子,這就是足球的魅力,你以後就懂了!”父親笑著撫摸著兒子的小腦袋。
1988-1989賽季的佛羅倫薩和國際米蘭,星光閃耀。
“看,帶球的這個叫做巴喬,整個義大利最有天賦的前鋒!快看他這次過人,厲害!”
“這個是安東尼奧尼,我們隊的靈魂,也是1982年我們國家拿下世界盃的主力中場!”
“現在拿球的是一個巴西人,叫做蘇格拉底,我們習慣喊他博士,哈哈,他也是個狠角色!”
說完佛羅倫薩這邊,父親又開始介紹國米。
“對手的10號,是個德國人,叫做馬特烏斯,是個攻守俱備的大心臟球員。”
“看到那個金髮了嗎,克林斯曼,也是德國人,他在禁區內的頭球非常厲害,我們得小心!哎喲,好險,頂歪了!”
“唉,我最心酸的就是貝爾蒂,技術全面,作風硬朗,可惜去年夏天從我們隊轉會到國米去了,他也在場上,大家都噓他,但是我不會。”
在父親的指引之下,小貝爾尼似懂非懂的點著頭。
只是心中卻想著:“這麼熱的天,太陽這麼大,二十個人搶一個球,好累啊!”
小貝爾尼突然注意到了什麼,他搖著爸爸的手,指著佛羅倫薩的門將問道:“爸爸,為什麼站在門旁邊的那個叔叔,他不去搶球呢?”
父親正在專注地看巴喬和馬特烏斯一對一單挑,將兒子輕輕推開,隨口說道:“那是門將,不用搶球,站著就行了。”
小貝爾尼瞪大了眼睛,心中一陣驚奇。
為什麼所有人都要去跑著搶球,門將就不用?
那他們豈不是很輕鬆,很舒服?
小貝爾尼整個上半場就在想這件事。
下半場的陽光斜了些,給替補席的遮陽棚鍍上金邊。
“爸爸,你看,”貝爾尼有了新發現,他激動地轉頭過來,“下面坐著一排的叔叔,他們雖然穿著球衣,也不用搶球,坐著看就行了!”
小貝爾尼的興奮的呼喚,引得周圍的球迷嬉笑不已。
爸爸也是笑了,將兒子拉回來,說:“傻兒子,那是替補席,等會兒那些叔叔就會登場了。”
果不其然,佛羅倫薩在30分鐘內連續用了三個換人名額。
不過,小貝爾尼卻發現,有一個替補球員,始終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甚至隊友們去熱身,他也不動,就坐著。
他的球鞋沒沾草屑,髮膠固定的捲髮一絲不亂,手裡晃著橙色的運動飲料瓶。
當場上球員在禁區內相撞時,他甚至掏出塊巧克力掰著吃,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