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直播,被全球通緝

第30章 新二團團長

共軍軍費來源主要有幾部分。

一部分是國民政府撥給的軍費。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編入國民革命軍序列。

經過國共兩黨的協商,國民政府給八路軍的軍費,是按3個師4.5萬人的人數發放軍餉,每月發放約60多萬法幣。

新四軍方面,統計人數約1萬餘人,7萬多法幣。

隨著法幣的貶值,軍餉後來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根據1941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需署編制的《第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及前新四軍編制經費情形報告表》記載,國民政府從1937年7月——1940年底總共撥發經常性軍費3175.1萬法幣(包括一些嘉獎及補助)。

除了國民政府的調撥軍費,另外一部分是捐款。

據資料統計,1937年到1941年八路軍有賬可查的捐款共計約890多萬法幣。

這兩項是經費的大頭,另外就是蘇聯及共產國際的援助。

蘇德戰爭爆發,蘇聯自身的經濟都陷入困難,停止了對中共的經濟援助。

至此中共中央收到蘇聯和共產國際總計約180多萬美元經濟援助。

除了這些外在的經費,經濟援助,中共也號召根據地的自力更生。

從一開始的打土豪,後來改為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改善了佃農的基本生活,又保證了佃權。

1941年,在國民政府中止了軍費調撥後,延安成立邊區稅務總局,各地也增設了稅務局,靠收稅來維持日常運轉。

3年困難時期,實行屯田制,進行大規模開荒,將邊區的鹽、‘特產’進行外銷,而活躍經濟。

鄭龍翻看後勤部送來的資料。

晉察冀、山東等抗日根據地收支是嚴重失衡的。

別看影視上演的多麼好,八路軍和新四軍從日偽軍手中繳獲戰利品的方式在整個抗戰中真的只能算是一種補充手段。

更多地還得依靠自己生產,依靠中央的支援。

延安邊區不算,八路這邊的貿易出口主要是皮毛、毛織品、土布、石鹼、炭、木材、藥材這些。

毛織品、土布、石鹼、炭、普通木材應該不好賣。

只能是皮毛和藥材這兩塊為主要貨物。

就是這兩種貨物的數量少不說,質量……

鄭龍用鋼筆寫上純天然,無任何新增劑。

寫完還不忘畫個圈。

這是重要賣點!

不過現在八路總部手上的皮毛和藥材不多,要多積累一些才好開直播售賣。

鄭龍在本子上寫著下一次直播要賣的貨物價格等注意事項。

……

吱吱咔咔充滿雜聲的被服廠。

李雲龍踩著腳踏縫紉機,正認真縫紉軍裝。

傳令兵走進廠子,四周張望,看到李雲龍。

他忙走過去,在對方的耳邊嘀咕了幾句。

李雲龍豎起耳朵認真聽了幾句,叫嚷道。

“不去,老子不去。凡事都得弄清楚。”

“當初憑什麼把老子這個主力團長給拿掉!”

傳令兵聽到李雲龍竟然敢抗令,吃驚地說道。

“唉!我說李團長,這可是旅長好不容易給你求下來的。你別知好歹。”

李雲龍一聽,怒拍桌子。“就算天皇老子也得分個青紅皂白吧。”

“老子犯什麼錯了。不就是沒按命令突圍嗎?”

“這也是錯,凡事得講點道理!”

“對不對,得講道理啊!”

“該給老子昭雪平反了!”

“不行。我不能這麼糊里糊塗的!”

“不去!”

“不去!”

“不去!”

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