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機床什麼的,私下運送還能瞞的過去。
但是正規兵工廠裡的機器基本都是以噸為單位的大型裝置。
是靠海運、鐵路才能運過來的。
現在的海運、大部分鐵路基本上都被日軍控制,少數的鐵路也是在國軍的控制中。
日軍也好,國軍也好根本不可能讓八路的機器裝置透過好不好。
除了這個,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兵工廠配套工廠的問題。
例如鋼鐵廠,小型的兵工廠需要的鋼鐵也不算多,降低質量要求的話,手工作坊的鍊鐵廠也不是不行。
但是大型的兵工廠需要的鋼鐵數量可是巨大的,單靠小型的作坊根本滿足不了。
可要是建造鋼鐵廠的話。
除了煤炭可能好解決外,鐵礦、發電廠這2大問題怎麼解決?
建個發電廠?
裝置這些有鄭龍在,現在不用操心了。
可是需要多久才能建好?
建好後怎麼保護?
信不信都還沒有建好,就已經招惹日軍的轟炸了。
至於說挖空山體,將發電廠、鋼鐵廠建在裡面的餿主意就不用想了。
時間問題。
等你挖好山體,修建好發電廠、鋼鐵廠,然後再修建好兵工廠,前後需要多少年時間?
建好了,只怕日軍都投降了。
還有就是這樣大型的工廠在這個時代需要完全隱瞞根本就是異想天開的事。
成千上萬的工人每日的吃喝拉撒是一個天文數字。
還有工廠需要的各種原材料也是需要成千上萬噸,還有工廠廢水廢氣排放的問題等。
只要不是傻瓜,日軍特工間諜、國軍特工間諜都很容易就能找出痕跡的。
更何況在山西,閻老西的人脈可不是說笑的。
他要是知道了,日本鬼子基本上也就知道了。
日軍鬼子知道了,都不要完全去核實,都是直接出動轟炸機轟炸。
一顆不行,那就十顆百顆千顆的轟炸。
這點炸彈量,對日軍來說也不是問題。
現階段在八路根據地建造大型的兵工廠是不現實的。
首長也想過這個問題。“將我們的想法向延安彙報。”
副參謀長反應過來。“老總你的意思是……”
“和鄭龍同志商量一下,讓他去延安。在那裡或許能建起一個兵工廠?”
旅長帶著鄭龍來的時候,八路總部就派人專門去延安將這件事上報中央。
當時沒有第一時間護送鄭龍去延安,也是為了安全的考慮。
畢竟鄭龍說的一切,都是他自己說的。
完全沒有人可以證明他說的。
為了安全起見,首長、副參謀長他們就先將鄭龍安置在八路總部。
一方面是等待延安那邊的回信,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考察鄭龍。
同時也是給八路總部,還有延安一段緩衝時間,考慮怎樣安置鄭龍的問題。
雖然捨不得,但副參謀長點點頭。“嗯。是時候該去延安了。在那裡他的本事能得到更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