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龍提議道。
“現在黃崖洞兵工廠已經生產製造出50mm口徑的炮擊炮。聽說晉察冀軍區兵工廠也在生產。我們延安這邊也是生產50mm的話那就沒意義了。”
“100mm以上口徑的炮筒我們製造不出來。那就只剩下75mm,81口徑、82mm口徑的。我個人提議研究製造82MM口徑的。一來我們有不少民20式82mm迫擊炮,可以仿製。另外就是這口徑的迫擊炮我們的炮兵還算熟悉,方便上手。另外炮彈可以通用。”
沈洪一聽,當場拍板。“那就研製製造82mm迫擊炮。”
孫雲龍擔憂地說:“可是我們之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最重要的是鋼材不知道能不能用。”
迫擊炮原理是比較簡單的。
難點之一就在在於基礎材料,也就是製造炮身的合金鋼的可靠性、耐用性。
發射一發簡單,普通鋼材也可以做到。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成本高昂。
加上打一發就要換一個發射筒,後勤部長只怕都要吵著鬧著要上吊自殺了。
能發射上千上萬次依然能夠保證安全。
這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一點就是起爆藥、發射藥,以及炸藥。
起爆藥、發射藥、炸藥看似公式化了。
其實不是的。
在起爆藥、發射藥、炸藥裡面新增一些微量元素,使之威力更強、更安全,這是各國不公開的機密。
另外一點就是裝量多少,才能在射程和威力之間有一個平衡。也是需要經過無數次試驗才能得到最佳裝量的。
這些都是工程師、專家需要去研究,去試驗的。
沈洪態度堅決的。
“以前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我們都要搞出八一馬步槍。現在條件比之前好上百倍千倍,難道我們就忘了勇氣了。戰士們小米加步槍就敢和鬼子拼命,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退縮。沒有的,我們就想辦法搞出來。”
“今年我們就要將原型搞出來,明年就要開始製造。這是死命令,誰都不能拖後腿。“
聽到今年要搞出原型機,明年就要開始製造。
時間很緊迫。
龔家宏、孫雲龍、劉貴福等人知道這任務很重,但是沒有人退縮。
“是!”
分工明確,郭棟才、劉貴福他們負責迫擊炮的設計以及結構。
龔家宏他們負責炮彈的研製。
陸達、鄭漢濤他們負責解決鋼鐵問題。
軍工上的問題,鄭龍不懂這方面。除了幫忙解決機械裝備上的事,其他的就幫不上太多的忙。
但在發展經濟這方面,他到底還是能幫忙一點忙的。
在後世,本科多如狗。
但是在這個時代,哥也是高學歷的人才。
這不。
穿上中山裝,拿上一個公文包,就人模狗樣的陪著傅作義的幕僚曾又馨參觀新成立的貿易區。
說是貿易區,其實就是露天的市場,就和集市差不多。
不同的是,為了防備日軍鬼子可能的空襲。
這市場旁挖了不少防空洞。
這佔地上萬平方米的露天市場,商販用竹子、木頭搭建出一個個木棚。
幾個木頭搭建的展臺上用一張大的棉布,或者是竹蓆攤開。
上面再擺放各種貨物。
緊急情況下,商販將棉布一包,就可以扛著跑去防空洞躲避了。
修建的再好,日軍鬼子轟炸機一來,就什麼都沒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