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商行的入駐漢臺鋪鎮,修建了幾個大的倉庫。
小鎮變得熱鬧,有人氣起來。
四海商行的賬房先生戴著眼鏡,拿著毛筆正在記賬。
有鋼筆,但是他還是更習慣用毛筆。
糖一百五十擔,每擔110大洋。總計一萬六千五百個大洋。
苦力將白糖一袋袋扛出來,堆放在馬車上。
清點清楚後,雙方簽字畫押。
車隊就吆喝著驅趕挽馬上路。
一個車隊走了,立馬就有另外一個車隊的趕緊過來。
鎮外,還有七八個商行的車隊正在等著裝貨呢。
看到一時半刻是裝不了活,不少車伕、馬伕都坐在茶攤子喝茶閒聊著。
“這是哪家的?生意做得那麼大。”
“這你就不知道吧。聽說是重慶那邊的大戶人家的買賣。不然能做的這麼大?”
“沒看到那些官差都只是幫忙看場子,防止意外。不敢勒索要錢!”
“這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的,一天都賺多少銀子。”
“賺多少那都是人家的,俺們啊,只求能平平安安,不要遇到小鬼子飛機就行。”
“唉。老哥說的是。”
……
負責在附近巡邏的警察要是聽到這些人的話,就會罵對方眼瞎。
不知道這些車隊的背後老闆都是些什麼人,是我們能得罪的起的?
再說這四海商行的老闆懂咱們這些當差的辛苦,每個月可是準時送上8個大洋的茶水費。偶爾還會送上一斤米,一條煙什麼的。
不是那沒用的,越來越不值錢的法幣。
是銀元,是大洋。
8個大洋,能在這個時候讓全家老小都填飽肚子。偶爾還能下館子吃頓好的。
就這,哥們幾個能看著這商行,自己的財神爺出事?
商行總部,
鄭龍給一個典當行出身的老朝奉倒了一杯茶。
“張老,喝杯茶!”
張初善將放大鏡放下,摘下眼鏡。
“老囉!看東西都快要看不清楚了。”
“張老說笑,全西北誰不知道你張老眼睛是最好的。所有假的都逃不過你的眼。”
張初善端起茶杯,用茶碗撥了撥茶葉。
“這玉觀音是仿製的,不過是清朝中後期仿製元明的。4千個大洋不算砸在手裡。要是遇到著急要的顧客,一萬八千也能出的了手。”
聽到老朝奉的話,鄭龍鬆了一口氣。
還好不是假的。
不然這玉觀音可就砸手裡了。
明朝開始作假這行業就開始盛行,民國更是達到一個小高潮。
之前,地下工作者也收了一些假貨。
經過幾次教訓,現在都是請了一些老朝奉幫忙把關的。
其實就算老朝奉也不敢百分之百敢說自己沒有走眼過。
不過是連他的眼睛都能瞞過的,說明作假水平很高,蒙外人那就更不用說而已。
鄭龍將玉觀音放進今天進行的玉石專賣場。
將老朝奉送走,鄭龍讓王有命把守在外面,防止外人靠近。
他檢查了一下書房,確定安全後,這才啟動了直播。
“各位親,歡迎你們觀看我的直播。今天的專場是玉石文化。大家請看這塊印璽,材料是三大印石的田黃石雕刻成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