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夜,宋海建一大清早就帶著海生,去大隊部借用石磨磨米漿。
母親則是領著海蘭,還有特地跑來幫忙的蒲十三、蒲阿九,到海邊撿生蠔。
現磨的米漿蒸出來的腸粉,那口感是最好吃的,但這活兒費時又費力,雨傘廠的食堂職工肯定是整不來的。
這也是宋海建敢於向楊國強推出腸粉的原因。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腸粉現在並不常見,大部分都只存在於市級城市,再不濟也得是個縣級的城市。
不過宋海建能確定,他們縣城要到八零年代才慢慢有人賣腸粉。
這次在雨傘廠開拓腸粉的銷售渠道,是宋海建早早規劃好的,如果順利的話,後面他就算上學期間無法出海,也能為家裡增加收入。
有的人蒸腸粉喜歡放澱粉,但現在沒那個條件,宋海建直接用純米漿來蒸。
餡料是早就備好的,宋海建準備了四種食材:青菜絲、雞蛋、生蠔、花蛤。
其中生蠔和花蛤都是用姜爆炒過的,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腥味,也能確保海鮮是熟制的。
至於蒸腸粉的工具,他是特意託大隊長,找隔壁村的一個老鐵匠打造的。
為此,他把家裡那把舊的砍柴刀,都拿去給老鐵匠融了。
再加上老鐵匠自己貼補了點兒,所以最後也做出了兩塊鐵盤。
好在鐵盤的面積挺大,起碼一個鐵盤能蒸上一人份的腸粉。
為了給鐵盤封好塗層,宋海建用了不少肥肉。
前兩次去黑市買回來的肥肉,他也割了一些在鐵盤上面煎,確保鐵盤後續使用時不易粘底。
醬料方面,宋海建還是根據後世的成熟口味去調製。
他先做了幾份給大家當早餐。
然後詢問他們對於不同腸粉的感受。
毫無疑問,大家最喜歡放了雞蛋和青菜絲的腸粉。
其次居然是放了生蠔和花蛤的!
這有點出乎宋海建的意料,他以為平時吃多了這些玩意兒,大家會把海鮮腸粉排在最後一位。
海蘭直接給出答案:“因為這也是肉啊!而且哥,你炒過的花蛤肉和生蠔肉,都沒腥味哦!吃起來就和吃海鮮粥差不多……嗯,比吃海鮮粥要強些。”
“阿建,下次可不可以放螺片?”蒲十三更是突發奇想,希望把自己最愛吃的海螺,和這麼美味的腸粉結合在一起。
蒲阿九一聽,也興沖沖地提議:“放豆腐吧,說不定也好吃呢?”
宋海建乾笑幾聲,姐,你就別逗了。
放螺片還能理解,放豆腐是什麼鬼?
可不管怎麼說,他們熱烈的反應都讓宋海建的心定了定。
之後準備要拿去雨傘廠的“樣品”時,宋海建儼然是信心十足。
要出發去雨傘廠了,沒想到蒲家姐妹都想跟著去。
蒲阿九說:“媽媽大半個月都沒回家,我們想去看看她。”
蒲十三不高興地噘嘴:“要是能碰見雨傘廠的廠長伯伯,我就問他,可不可以早一點給大家放假,不要每年都等到二十九了才讓媽媽回家過年。”
只是她話音剛落,阿姐就沒好氣地讓她少給海建和芬姨添亂。
蒲十三不明白自己怎麼是添亂了?
阿姐伸出食指恨鐵不成鋼地戳她腦袋:“你和芬姨海建一起去的雨傘廠,見到廠長直接抱怨廠裡過年放假太遲,萬一廠長認為是芬姨把你帶去搗亂的,以後不和他們合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