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豐收村後,王新偉又陸續前往周邊的團結村、前進村和幸福村。每到一個村子,他都深入瞭解當地的乾菜、蘑菇種植和晾曬情況,與村民們溝通收購細節。在團結村,他遇到了一些困難,部分村民對陌生人收購山貨心存疑慮,擔心上當受騙。王新偉沒有氣餒,他找到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者,讓長者幫忙解釋,還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明和以往做生意的相關資料給大家看。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打消了村民們的顧慮,成功與他們達成收購協議。
在前進村,王新偉發現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雖然乾菜、蘑菇資源豐富,但採摘和晾曬的人手不足。王新偉靈機一動,提議組織村裡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參與簡單的分揀和整理工作,按工作量給予一定報酬。這樣既解決了人手問題,又能讓村裡的老少都參與到這項增收活動中來。老人們紛紛表示願意幫忙,孩子們也覺得新奇有趣,紛紛加入其中。
幸福村是這幾個村子中山菜蘑菇產量最高的。王新偉來到這裡後,與村長商議,決定在村裡設立一個臨時收購點,方便村民集中交貨。收購點的設立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大家紛紛將自家的乾菜、蘑菇運來。王新偉和他臨時僱傭的助手們忙著稱重、驗質、登記,現場一片忙碌景象。
隨著在各個村子的收購工作逐步推進,王新偉的收購規模越來越大。他聯絡了城裡可靠的運輸公司,確保乾菜、蘑菇能及時、安全地運往市場。同時,他也開始與一些批發商和零售商溝通,提前為這批山貨尋找銷路。
“張老闆,我這邊有一批質量上乘的東北乾菜、蘑菇,都是從村裡直接收上來的,絕對綠色無汙染。您看看有沒有興趣合作?”王新偉在電話裡向一位批發商說道。
張老闆聽後,很感興趣:“王老闆,你這貨聽起來不錯啊。你先發些樣品過來,要是質量沒問題,價格合適,咱們可以長期合作。”
王新偉趕忙安排助手挑選優質樣品寄給張老闆。同時,他繼續與其他商家聯絡,拓展銷售渠道。
在與各個村子的合作過程中,王新偉還發現一些村子在乾菜晾曬和蘑菇加工方面存在一些傳統但效率不高的方法。他利用自己在外面學到的知識,向村民們傳授一些改進的技巧。比如,在晾曬乾菜時,如何選擇最佳的晾曬地點和時間,以保證乾菜的色澤和口感;在處理蘑菇時,怎樣進行簡單的保鮮處理,延長蘑菇的保質期。村民們對他的建議非常感激,按照他的方法嘗試後,效果顯著。
日子一天天過去,離過年越來越近,王新偉的收購工作也接近尾聲。各個村子的乾菜、蘑菇陸續集中到了臨時倉庫。看著堆積如山的乾菜、蘑菇,王新偉心中充滿成就感。
然而,就在他準備將貨物發往市場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襲擊了這片地區。道路被積雪封堵,運輸車輛無法通行。王新偉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時將貨物運出,不僅會影響交貨時間,還可能導致乾菜、蘑菇受潮變質。
王新偉立刻聯絡當地的鏟雪車隊伍,請求他們儘快清理道路。同時,他組織村民和助手們對倉庫進行檢查,加固倉庫的防護措施,防止積雪壓垮倉庫,保護好貨物。
經過幾天的努力,道路終於被清理出來,運輸車輛緩緩駛向倉庫。王新偉指揮著大家將乾菜、蘑菇小心地裝車,看著一輛輛車滿載著貨物駛向市場,他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
隨著這批乾菜、蘑菇進入市場,憑藉著優良的品質和合理的價格,迅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批發商和零售商們紛紛打來電話,要求追加訂單。王新偉不僅成功地完成了這次收乾菜、蘑菇的生意,為過年期間的市場供應做出了貢獻,也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益。而他在這個過程中與各個村子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也為他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回到城裡後,王新偉並沒有忘記那些在收乾菜、蘑菇過程中給予他幫助的村民們。他購買了許多年貨,再次回到東北,分發給各個村子的村民,感謝他們的支援與信任。村民們對他的舉動十分感動,紛紛表示希望他以後能多回來,帶著大家一起發展更多的生意。
這次經歷讓王新偉深刻體會到家鄉資源的潛力和鄉親們的淳樸與熱情。他決定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關注家鄉的發展,利用自己的資源和經驗,為家鄉的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同時,這段獨特的經歷也成為了他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激勵著他在商業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郭老闆、劉春霞和王新安聽聞王新偉如今發財的訊息,心中各懷鬼胎,不約而同地動起了心思。他們企圖探尋王新偉財富背後的秘密,說不定還能從中分一杯羹。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探尋之旅將充滿波折,最終以徒勞無功告終。
郭老闆,那個上輩子坑王新偉當接盤俠的人,得知王新偉發財後,嫉妒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燒。他坐在自己那略顯破舊的辦公室裡,眉頭緊鎖,盤算著如何揭開王新偉的財富密碼。“哼,王新偉那小子,以前被我耍得團團轉,現在居然發達了,我倒要看看他是怎麼做到的。”郭老闆自言自語道。
郭老闆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自己在商業圈裡那點微薄的人脈。他撥通了一個又一個電話,向那些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同行打聽王新偉的訊息。“老李啊,你最近有沒有聽說王新偉的事兒?他好像發大財了,你知道他是做什麼賺的錢嗎?”郭老闆在電話裡急切地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