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抓個四五斤蛤蟆不比上山強啊。”
“至於抓到的魚實在不行就做成魚乾,怎麼也不能浪費了就是。”
父親一聽我以為這話,覺得兒子說的也不錯,結果還沒等他開口呢,母親就直接說道。
“王大祥,我告訴你,你可別想著跟你兒子一起去。”
“現在的菜越來越多了,你難不成準備讓我一個人收?”
父親抽了一口煙道。
“我可沒這麼說,讓兒子自己去吧,咱們兩個在家收菜,爭取多收點,趕緊把欠的錢還上,不然我這心裡總跟有個事兒似的。”
“知道就好。”
他們一家三口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欠不得別人錢,這要是欠了錢不趕緊還上,心裡那叫一個不得勁。
這時候外面有人喊父母的名字,父母就出去收菜了。
王新偉準備好東西之後,為了能夠多收穫一些,他乾脆拿了個尿素袋子就出發了。
一路從家裡走出去,向上走到岔路口,然後順著岔路下去之後,就直奔著村裡的小橋。
走過林場小橋之後,繼續向前走出幾百米,然後走到了一個100多度的大路轉彎處。
這一處主要是為了轉過一個山頭。
轉過山頭之後,再向前走了上千米,終於來到了兩村之間的大橋,橋下也是流經這一路七八個村子的大河。
大橋上面還有兩個村子,而大橋下面,就是大山村再往下,還有多個村子,最後,河水繼續匯聚到鎮子裡面的河水之中。
王新偉在橋上做好準備,正準備下去過魚呢,結果就發現河水有些不對勁。
原本清澈的河水,突然之間就變得有些發白。
又過了一會兒,他就發現河水上有一群群的小魚,正在快速的撲騰。
記憶瞬間回籠他一下,反應過來了。
“臥槽,這不是用生石灰毒魚嗎?”
他確實想起來了,這個年頭,用生石灰毒魚的人太多了,每年都能遇到過好多回。
每到這時候,村裡但凡是在家的,都會到大河裡面來撿魚。有的時候,一家能撿十好幾斤,二三十斤。回去就製作成魚乾!
只不過看著那河水中撲騰的魚還有手中的過魚器他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上輩子太長時間沒過魚我倒是忘了。”
“不管是拿生石灰毒魚,還是用打魚器過魚器過魚,好像都是違法的呀。”
上輩子這個年代,沒有人懂法,也不知道這些事情。
所以不管是過魚還是藥魚,都司空見慣。
“好像是八幾年就已經立法了,我這要是重生到小時候,或許還能這樣做,現在可不行了。”
“好不容易重生一回,我可不想因為這種事被抓呀。”
反正過魚器也不沉,他直接背在身上,然後就拿著漁網和口袋魚桶的下河了。
“之後我不電魚了,也自己不拿生石灰毒魚,但是今天既然遇上了,那我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呀。”
ps:上網查詢了一下,這電魚毒魚的法律,八幾年就有了。
所以,電魚,毒魚只寫這些了,當成是普法應該不會被和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