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偉沒有先別河,而是順著右邊的河道一路向下走了五六十米,才走到兩條河道重新交匯的位置。
在臨近兩條河交匯之前的一處地方,找了一個適合撿網口的地方,撿了個網口。
這次他沒有砍樹枝,只是用石頭簡單的壘好之後,就將網壓在了中間的位置。
確定網不會被衝跑之後,再將旁邊稍微堵了幾下就不管了。
“只等水少了,應該有不少魚順著河往下走,也不知道等我把河堵上之後會有多少收穫。”
因為在把河水堵上之後,這條河道的水會快速的下降,而隨著水位下降,河裡面的不少魚都會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快速的逃跑。
當然,也有大部分魚反應不過來,還有一些魚就算反應過來了,因為河水降的太快,他們也跑不了。
但是那些反應快的,並且有機會跑的被王新偉這一個漁網就直接攔住了。
他準備好一些之後就重新回到上游,然後開始搬石頭堵河口。
一般堵河口最先需要做的就是確定在哪個位置,但是現在這個分叉口處明顯用不著。
之前其他人賭和剩下的一小半已經確定了位置,只要順著兩邊剩餘的石頭處壘起一道牆,就能夠讓河水不再流經這條河道。
同時,這前後石頭也不少,他很輕易的就將河口給堵上了。
河口交匯處水位開始上升,大量的水流經另一個河道,同時因為水位上升的原因,水的石頭牆後面也開始有水大量冒出,雖然水位下降了一些,但是隨著水流透過石頭縫隙流出,水位下降也變得緩慢。
“沒有塑膠布,確實是有些費勁,看來回頭有機會還是要買一些塑膠布回來的,反正秋天下蛤蟆趟子(下在山根底下的半米多高的塑膠薄膜,擋著蛤蟆下山,方便抓捕的東西)也要用塑膠布的,我提前買回來一些別河也是可以的呀。”
實在是用土堵石頭縫太費時間了。對於王新偉來說,不合算。
不過現在他也沒有別的方法,只能夠一點一點的從旁邊挖土挖那些草根密集深厚的土,這樣一來堵石頭縫隙更容易一些。
又忙活了十多分鐘,他才將石頭縫大部分堵上,不過還是有一些小縫隙。
這種小縫隙若是不及時堵上的話,水流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將其變成更大的縫隙。
不過這時候如果繼續向上面看,泥土效果會不太理想,所以王希偉先停止了動作,而是找到一些小石頭,看到哪裡有縫隙,就將石頭堵在其中。
如果將縫隙徹底堵死,那就不管了,如果沒有將縫隙徹底堵死,就會從旁邊又抓來一些泥土,將這縫隙徹底堵上。
一邊讀一邊還要觀察著石頭牆後面有沒有水流出,直到流出的水越來越少,才終於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看著依舊有水,從不知道哪裡的縫隙流出來,王新偉搖頭嘆了口氣。
“果然呢,這泥土牆就是比不上塑膠布。”
“也只能這樣了,再找也找不到縫隙了,先去將已經幹了的地方找一看,不然的話,一會蛤蟆都跑了。”
“等一下,如果河水的水位依舊沒有徹底降下去,依舊有水向下流動,那我就再重新堵一道石頭牆。”
沒有塑膠布,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王新偉確定暫時沒問題了,看著身後的河道水位已經降下去了一大半,也就不再停留,將鍬丟在一旁,然後就向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