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偉自然是去的。
和小胖說好之後,小胖就回去拿手電筒了,而王新偉也和父母說完就出門了。
接下來的幾天,他每天晚上都會去照蛤蟆。
白天都是起早就去大河抓魚,第二天是去的大河的上方找了一個岔,因為這條小河很長,同時還連著幾百米的大河,因此他忙活了一天。
哪怕這河水之中已經被撒過白灰了,可是他重新去抓,還是抓到了不少魚,更多的是抓到了蛤蟆和蝲蛄。
第三天,他去的是大橋下面,因為這裡面白灰覆蓋的少,所以魚抓的更多一些。
第三天起早去把網起了之後就沒有再去大河了,畢竟大河有些遠。
今天可是王新安結婚的大好日子。
他這做弟弟的,怎麼也要親自去見證一番?
只不過王大吉和王老頭兩人在村裡,本身名聲就不咋地。
王新安又是一個看不起村裡人的,跟村裡的同輩人關係也不好。
大傢伙也就是看在同住一個村的面子上,抽空幫了幫忙。
而且來幫忙的多數都是上不了山的,但凡能上山的都上山去賺錢了。
王希偉自然不可能早早的去當冤大頭,因此他半個上午時間都在周邊的田間地頭和河邊採集野菜,挖大腦崩和婆婆丁。
雖然他還不知道現在這些東西拿到城裡值不值錢,但至少以後值錢可以先存著。
有人看到他挖婆婆丁,他就說是回去餵雞的。
到了上午十點半左右,他終於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看著空間之中那越來越多的物資露出了一絲滿意的微笑。
“我這些天的收穫,如果能夠賣出去,估計能在縣城買幾套房了。”
“而且現在村裡的大河小河的都被我抓了一遍,短時間之內再去抓收穫不會有多少的,還是要讓他們先長一長才行。”
“之後就要抽空去一趟縣裡,看看這些河魚蛤蟆,現在都值多少錢,同時也看看這些山野菜,現在在縣裡的價值是多少。”
“如果山野菜的價值可以的話,之後就不用總上河了。”
困擾王新偉的最大難題就是不知道東西的價值,畢竟上輩子這個時候他一年都去不了一次縣裡,哪裡知道縣裡是什麼價錢。
更別說是市裡甚至省裡了,他只知道這些山貨拿到縣裡省裡應該有點價值,但具體能賣多少他還真不知道。
在河套胡亂的洗了洗手,然後就順著大路一路走到了王新安家。
他到的時候,因為快到中午了,所以那些上山採集野菜賺錢的也都提前了點回來。
馮老二看到他過來,也笑著說道。
“你小子回來的時間也剛剛好啊。”
“二哥不也一樣嗎?今天上午收穫如何呀?”
“還行吧,現在吃嫩芽基本上都出了,今天上午也賺了20多塊錢,下午吃完飯再去。”
“20也不少了,這麼多人上山,二哥,你還能弄到這麼多,看來是知道哪裡有啊。”
“嘿嘿,我上山這麼多年了,還沒有點自己獨有的地方,多了不敢說,下午再賺個20塊錢是沒問題的,這可比去城裡打工還強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