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好,以後跟著我做事就這麼分,你不要是不想跟我幹?”陳洋臉色一板。
分對半不現實,畢竟系統是自己的,就今天這收入,兩成都不少了。比起碼頭小工的收入都要高。剩下的股份除了自己的還得預留一點出來。
“哥,你幹什麼我都跟。”阿杰唯恐陳洋將他拋到一邊。
“那就收著,魚竿你帶回去,明天還有一上午咱們接著釣。”陳洋不容對方拒絕,跟阿杰分開後,陳洋提了尾魚來到阿嬤家。
“阿嬤!”陳洋離門口還有十幾米便喊了一聲,阿嬤住的老宅子是一座小石頭房,房子也很老,門口有一小塊菜園,院子是用籬笆攔起來的。
陳洋現在住的房子是他那老子留下來。
“這條魚阿嬤蒸著吃,晚上我還有事。”
“你這孩子,我煮了你的米呢,晚上你去哪吃。”
“今天釣了不少魚,還剩幾條呢,準備跟四眼他們一起吃,可不能讓他們都禍禍了。”
“說的什麼話,阿全,阿陽兩個請你吃了不少次,是得請回去,咱們雖然窮一些,也不能缺了禮數。”阿嬤瞪了陳洋一眼。
“我有阿嬤才不窮,錢會有的,以前我是懶,玩了這麼久也要收心了。等我後面賺錢了把現在那房子推了建座大的,再把阿嬤接過去。”
“瞎說什麼胡話,我這裡住得挺好的。不能給你添負擔。”阿嬤連忙搖頭。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怎麼能是負擔呢,阿嬤可能幫我不少忙。你就等著享福吧。”
陳洋連忙說道,陳洋還有一個大伯,
一個三叔,兩個姑姑。兄弟姐妹多了就容易起糾紛。更何況陳洋的父親還是個不著調的。
跟幾個兄弟姐妹的關係都不好,甚至沒了往來。早幾年陳洋在魔都那邊讀大學,在家時還能經常喊陳洋去吃頓飯,後來被退學了留在村裡整天遊手好閒,路上碰到了打招呼甚至別人都扭頭。久而久之連招呼都懶得打了。
大伯不止放話,還組織三叔,兩個姑姑開了次小型家庭會議,說阿嬤住陳洋家,幾家只能提供一點口糧,至於逢年過節的錢就沒有了。防的就是陳洋家佔他們便宜。
老太太也正是考慮到這點才沒搬來跟陳洋一起住,逢年過節的,幾個子女的孝敬錢都存著呢,自己養了點雞鴨,隔三岔五地給陳洋送些吃的過來,就是那些錢也是留給陳洋的。
陳洋也是存了心思把老太太接過去,前世的悲劇可不能重演,以老太太這身體平時身邊有個人照應一下,活到九十估計都不是問題。
不過現在身上什麼都沒有,老太太還想著幫他多存點錢,估計也不會過去。
日子還長,不必急於一時,之前是太混帳了一些,等他頂門立戶後,老太太不用惦記那點孝敬錢了會跟他過去的。
“好好,阿嬤等著享乖孫的福了。”老太太看著陳洋離開,笑得都合不攏嘴。
“陳嬸子,阿洋又到你這裡來騙零花錢了吧,還享他的福,可得悠著點,別讓他把你那點錢都給騙了。”隔壁窗戶開啟,探出一個婦人的腦袋。
“關你屁事,又不是騙你的錢,鹹吃蘿蔔淡操心,我乖孫給我送魚來了,可沒要我一分錢。”陳老太太提了提手裡的黑包公,不客氣地懟回去。
“這一年到頭都吃了你多少隻雞,看一條魚把你給樂得,我家丟的雞搞不好都是他跟阿杰那死小子偷的。”
馬秀珍不屑地一笑,“長得人高馬大,就是一天到晚除了正事什麼事都幹,就阿洋這樣的,以後找媳婦都困難。”
“我家阿洋這樣的怎麼了,就這長相想找媳婦四里八鄉可勁兒挑,哪像你兒子,那歪瓜裂棗的,家裡金山銀山怕都不管用。”
“老太婆,你再說一句試試?”
“咋的,你這小個子還想跟我動手?還是把你家男人叫過來,就你家裡那堂堂五尺男兒,還不夠我家阿洋一隻手打的。”
“一屋子匪氣,遲早得被抓進去蹲號子!”
兩人吵架的聲音不小,陳洋還沒走太遠,回頭馬秀珍已經罵罵咧咧地縮回頭,老太太像一隻戰勝的大公雞回屋,陳洋看得直想笑。
別看老太太六十多了,身體硬朗得很,跟村裡一些婦女打嘴仗更是沒輸過,馬秀珍家那口子,還有他兒子,身高一米六多,為人老實忠厚,是兩好人。打嘴仗這種事輪不到他插手,真過去了老太太還嫌他礙手礙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