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女君鄧綏憂國憂民的心感動了上天,幾天後,這場經久不退的雨災漸漸變小了。
皇城天空,那原本厚重陰暗的雲層,開始緩緩退去,露出了些許湛藍。
尚書檯官署。
作為尚書令的黃香,正在處理政務。在他的一旁,是身為尚書僕射的鄧京,同樣也在翻閱今日送來的奏章。
在另一側,還有幾位尚書正在整理一大堆竹簡,他們的責任就是將重要的竹簡分出來,以便減輕尚書令的壓力。
尚書檯主事的是尚書令、副手則是尚書僕射,令、僕射之下有左、右丞各一人,負責“掌錄文書”,並檢查各項事務是否按時完成。
其下設立有尚書六人,分主六曹,之後還增有許多侍郎,分別負責起草詔令文書。
“書令,這裡是雨災之情,十分緊急。包括司州以及下屬河南尹、河內郡、河東郡等七郡呈上來的急奏,請您查閱。”一位尚書手裡託著竹簡,匆匆走了上來。
黃香臉色凝重,點了點頭示意其放下,然後轉頭看向了鄧京說道:“仲華,先放心手頭的事情,和我先將這些奏章處理一下,太后肯定在等著。”
“諾!”鄧京也是表情凝重,他內心知道今天只是開始,接下來的幾天各州郡的奏報將會接二連三不斷送過來。
翻閱之間,兩個人的眉頭皆是緊皺,時不時嘴裡嘆著氣。
“書令,我看的這幾份河南尹及下屬郡的上疏:轄內之地災情許多,大水導致許多屋舍倒塌,百姓也傷亡些許。”鄧京停下來,嘆了口氣,幽幽說道。
黃香放下手中的奏摺,看著窗外的小雨,搖了搖頭。
“是啊,幸好陛下天夢預言,太后提早讓太尉和司空定策,興修水利,否則恐怕這次天災下面的傷亡會更嚴重。”
“哎!百姓蒙難,太后看到這些上疏後,內心肯定不好受......”鄧京說了一句,嘴角苦笑。對於自己妹妹的仁善,他十分了解。
“仲華,我們快些處理吧,儘早上呈太后批閱,各州郡還等著朝廷的命令。”
......
“母后終於笑了,可真是心疼死我了。”看著鄧綏今天的模樣,劉隆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此刻,鄧綏看著殿外,放下手中的竹簡,美眸之間緩和了許多。
“雨終於小了......看來這場雨災總算是要過去!”
“母后日夜所思,心繫百姓,上蒼感動......兒今天也很開心”
“小傢伙,這段日子你也是辛苦你了,夜裡總是陪著母后,逗我開心。母后知道你的心思......”
鄧綏想到這段時間自己憂心忡忡,徹夜難安時,都是劉隆一個人在下面靜靜陪著自己,以他的方式寬慰來寬慰自己,內心不免有些感動。
“我隆兒長大了......”
聽到鄧綏滿是柔情的話語,坐在一旁的劉隆伸出小手抓住鄧綏的衣服,撲了上去。
“母后,兒不會離開你的,更不會讓你孤單......”
處在這深宮之中,身陷這權力的漩渦,鄧綏難免有時候覺得心神疲憊。就算自己的兄長鄧騭在這宮中,她也很久沒有感受到那種人間的至真溫情。
那種感情,是最純粹、乾淨的。
就像此刻,劉隆的話深深落在了鄧綏的心田,讓她觸控到了心底塵封許久的溫暖。
但——劉隆的心中卻又愁了起來,很是揪心。
他明白,這場雨災結束不久後,又會接著迎來另一場雨災,到時候九州受難。
不光如此,他依稀記得兗州下屬陳留郡會突生異象,在某一日會天降隕石。
這種情況,在當時的東漢來講,上天之懲罰,乃是國家君主之禍亂,可謂是極為不祥,因此將會引發天下非議。
“哎!母后啊,你可一定要保重,兒的天下全都在你一人身上扛著......”
劉隆想了想,只覺自己也沒什麼辦法,只能故技重施,提前提醒鄧綏。
但好在經過這一次的天夢之言,相信不論是母后還是百官,都能夠容易相信他的話。
如此一來,劉隆也便是心安了幾分。
很快,午膳時間到了。
永樂宮外,太官令已將飯菜送了過來。
“蔡常侍,太后該用膳了......”
“哎,因為這該死的大雨,最近幾日太后都沒怎麼用膳,身子都消瘦了不少。”蔡倫嘆了一口氣,有些無奈地說道。
“蔡常侍,放心,今日午膳是我們精心準備,一定符合太后口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