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的提出,不是劉隆一時起興。
如今紙張的改良已經很是順利,再有一些日子便可以徹底達到他所要求的水準。
加上現在許慎已經在他的安排下研習漢語拼音,劉隆內心清楚依靠這些東觀內的大儒以及五經博士,用不了多少日子便可以摸到精髓。
待著兩方面條件成熟之後,就需要先小範圍推廣。那麼,宮中數量不少的掖庭小黃門和宮女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
這一切,才讓劉隆迫切想要實施印刷術。
至關重要的是,一旦成功,那麼既可以展示印刷術的厲害之處,又可以讓這些人明白‘科學’機巧的偉大。
張衡臉頰之上的疑惑已然消失,取而代之是眼睛之中流出的強烈期待。
可以說,自從和劉隆徹夜長談那一晚過後,在他心裡,當今天子就是他心中的明燈。
“陛下,何為印刷術?”
劉隆笑了笑,坐了下來,說道:“張卿剛才說對了,這印刷術可以看做你所謂的拓印之法,其運用的原理是一致的。”
張衡一臉認真點了點頭。
劉隆輕笑:“你剛才也說了,金印之所以能夠拓印,那是已經刻上了文字,碑文亦是如此。”
“朕問你,之前你在尚書檯之時,常整理文書,那一堆堆竹簡你感覺如何?”
張衡皺了皺眉頭,嘆了一口氣:“竹簡大堆大堆,很是繁重。”
“正因為如此,所以朕才進行了紙張的改良,這樣處理文書的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
張衡明白,這就是前一日陛下對他說的科學之道。
“陛下所言極是!這樣一來,你所說的‘生產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劉隆聞言,也是點頭稱讚,對張衡學以致用的思想轉變很是滿意。
“張卿說得對,朕要你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提升處理的效率。那麼你且試想一下,要是對竹簡上的文字形成拓印之法,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快速在紙張形成一致的文書?”
“陛下......”張衡聽聞之後,立刻臉上流出了驚喜之色:“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臣明白了,陛下所說的印刷術應該就是以物雕刻文字,然後以拓印之法進行實施?”
隨著劉隆一點點引導,張衡也是後知後覺,體會到了其中的想法。
“沒錯!”劉隆大笑,隨後便細細說道:“張衡,朕告訴你,這種印刷術稱之為雕版印刷術,是先將文字臨摹在木塊之上,然後選用鑿子、刻刀等輔助工具,將其雕成陽文。”
之所以選用雕版印刷術,也是劉隆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決定好的。
畢竟礙於生產力,這種方法更加簡單、成本也比較低,而且更適合大規模批次製造。
聽完之後,張衡若有所思道:“一旦雕刻完成,那麼文字便可以取之不竭,如此一來,著書的速度將會大大提高!”
這時候,蔡倫也是明白了兩個人的交談,當下說道:“陛下,如此說來只需要將文字雕刻在竹片之上,就能一勞永逸,便可不斷拓印。”
“不可,蔡常侍!雕刻所用之物將必須捨棄竹子......”
“為什麼?”蔡倫疑惑問道。
劉隆也是內盯著張衡,笑著問道:“嗯?愛卿說說理由!”
“陛下,竹子雖然堅硬,但是本身易碎,臣認為雕刻之物應當選用木質堅實,紋理光滑均勻之木料,這樣才能確保字跡的清晰度,長久儲存。”
“愛卿考慮的周全,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
“朕提供你兩樣木材,一個是梨木,另一個是棗木,皆可以用於雕版的製作。”
張衡點了點頭,揖禮道:“陛下放心,臣下去立刻去辦。”
“嗯,但有一點你要切記,雕版要用於成書,因此尺寸方面你定要把握好。待你製成之後,東觀之中的儒士需要在其上進行臨摹。”
“陛下,這點好辦,我和東觀郎大儒劉珍皆是南陽郡之人,也算是老友,這點您放心!”
劉隆點了點頭,語重心長地說道:“張衡,考慮事情一定要抽絲剝繭,一步步深入思考,養成自己‘科學’的做事風格。”
張衡躬身一拜。
......
將事情安排完之後,劉隆便去往了永樂宮。
剛進入殿內,他便看到了許久不見的鄧騭。
“隆兒來給母后請安了!”劉隆一臉笑意,快速走了過去,揖禮道。隨後目光落在了鄧騭身上。
“舅舅,今日怎麼進宮來了?您可是許久不來了......”
對於鄧騭,他還是頗有好感,雖說眼前這位舅舅軍事才能不怎麼樣,但好在忠心可鑑。
這幾年,他和鄧騭的關係維持的很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