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不喜歡讀書,但對於辭賦還是很是喜歡,那首《天子賦》他早就爛熟於心,十分喜歡。
桓良有一種感覺,他覺得此次搞出如此動靜之人恐怕就是當今的天子,亦或者說是天子授意使然的。
他內心一笑,暗道:“這一點上,看來當今天子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倒是和我臭味相投!”
——————
與此同時,洛陽城中的這一盛況,也傳到了宮中。
濯龍園。
鄧綏難得有空,劉隆正陪著她聊天餵魚。
“城中百姓口口相傳,陛下乃是天人下凡,為我大漢帶來福佑。”
“陛下重瞳駢齒,乃是五帝虞舜之象。”
......
蔡倫在一旁唱和道,內心也是一愣一愣的。
“不錯嘛,看來隆兒在我大漢子民的心中依然是聖人之姿。”鄧綏聞言一笑,看著劉隆打趣道。
“母后說笑了,這些城中的戲言怎麼能當真。”劉隆也是趕忙說道,內心也是有些蚌埠住了。
“這尹勤也太誇張了,傳的這麼玄乎,真把我奉為神明瞭!”
不過說是這麼說,他在內心也是不自覺高看了尹勤一眼。
鄧綏笑著搖頭道:“有時候傳言也是一種認可......不過倒是這首《洛神賦》文采依舊!母后還真想聽聽後半篇。”
一雙美眸落在劉隆的眼中,讓劉隆也是察覺到一絲異樣。
“母后,《洛神賦》乃是隆兒昨夜所作,本想著交給尹司徒讓他鐫刻在永隆書坊,沒想到他卻鬧這麼一出,隆兒也是沒想到。”
鄧綏一笑,摸了摸劉隆的頭,道:“隆兒心思縝密,懂得時勢,母后心甚慰,這件事情我看做得很好。”
說完,鄧綏抓了一把魚料撒了下去,水面掀起了陣陣漣漪,一群群鯉魚紛紛翻騰了起來。
劉隆看著水中的魚,內心也是升起了漣漪。
他猜不透鄧綏此番話語的意思,看不出喜怒。
“隆兒,你看,這些魚兒,前些日子還那麼小,沒過多久便都這麼大了,一個個吃的這麼歡騰。”
劉隆聞言一震,立刻感覺到了不對勁。
“母后,在隆兒看來,這些魚兒之所以能夠長大,還不都是母后恩賜,有魚料餵養,否則哪能養的這麼好。”
接著,他端起魚料的盤子,恭敬地遞到了鄧綏的手邊繼續道:
“魚水相依啊!兒就如同水中之魚,能夠成長至今,享如今之尊貴,一身才華,全都是因為母后啊!”
“哪怕隆兒是大漢君王,不管隆兒今後能夠走到何處,在母后面前,我仍然是那個小時候趴在你身上的孩子,您永遠是天之母!”
言辭真摯,深情款款。
鄧綏眉眼綻放,笑意盈盈道:“隆兒之心,母后深知,處在這深宮之中,你與母后,血肉相連,無法割捨。”
說罷,她輕輕抓起盤中的魚料,撒了下去。
“如此精彩的洛神賦,還不道來與母后一聽......”
劉隆長舒一口氣,立刻笑道:“今日,兒便誦唸洛神賦,母后請指點!”
看著極為認真的劉隆,鄧綏不斷點頭。
這篇《洛神賦》在她看來,簡直是此生見過的最好的辭賦。
“我隆兒有大才......”
——————
回到章德殿,劉隆波濤洶湧的心才算真正冷靜了下來。
“哎,沒想到陰差陽錯之間倒是讓母后誤會了,幸好我反應快......”
靠在椅子上,劉隆細細回顧了今天在濯龍園的一切。
這一次,他覺得是自己疏忽了。
一直以來有什麼事情他都會事先告知鄧綏,但近日以來一切都按照自己的佈局發展,讓他有些飄飄然。
“今後一定要慎之又慎,就算母后那邊不在意,但我還是要小心。”
劉隆長嘆一聲:“哎,權力啊......”
不過,他倒是也沒有覺得尹勤有什麼過錯。
事到如今,看來經過這一出,官鋪的開設將會大紅大紫。
隨著謠言的發酵,周邊各州郡,將也會傳遍。
這一點,劉隆倒也很是滿意。
“根據前幾日小阿三的話,母后應該是想要平定西北的羌人了,那我便送她一個忠肝義膽的好兒臣!”
——————
感謝書友投的票票,謝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