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漢:從抱緊女皇開始

第290章 大道至簡,一舉多得

倘若這一條路真的可以修出來,那麼對朝廷帶來的利益將是不可估量。

政令傳達、軍情傳遞、出訪巡查、賑災濟民......這些時間都可以因為道路的平整而大大縮短。

就拿如今涼州以及西河郡的戰事來說,若是有這樣一條路,外夷犯境,朝廷將可以很快得知軍情,大軍也可以快速支援。

自從一年前看了劉隆對於修路的分析,以及牽扯到的各方面利益的闡述,鄧綏始終深刻的記得。

修出去的是路,鋪出去的是權力的手。

“修路一事,母后全力支援!”

“隆兒就知道母后與我想的一樣,定會同意。”劉隆笑了笑,起身走到鄧綏身後,為其按蹺。

鄧綏嘴角一笑,想了一會兒,繼續問道:“路面設計多寬?”

“母后果然一語中的。如今漢家的車馬一般寬度約莫為五尺四寸有餘(約莫1.25米左右,東漢一尺約合23-23.1厘米),因此為了能夠達到兩車馬並駕齊驅,路寬定位一丈有餘(2.3米左右)。”

“一丈......母后覺得有些小了,不能只考慮車馬並駕齊驅,還要考慮百姓出行,道路兩邊應當預留人走的地方,以備不時之需。”

聞言,劉隆也是頗為吃驚,被他忽略的這一點倒是鄧綏想到了。

“母后,您想的真夠周到,確實提醒了兒臣。”劉隆思索片刻,回道:“那麼這路面寬定為一尋餘七尺(八尺為一尋,約莫3.5米)。”

“嗯,這個寬度可以。”

兩人交談之間,劉隆也是不斷描繪著他的設想,鄧綏聽的也是眉開眼笑,雙眼皆是滿意,立刻便下達詔令讓人送去了尚書檯。

畫餅這件事,他是深得精髓。

不過,鄧綏也有自己的擔心,果然和楊震當初的擔心人員排程以及開支方面一致,當下便提出了憂慮。

“母后可還記得那日來這裡的桓良?”

“桓良......就是那個口無遮攔的小傢伙......”鄧綏嘴角笑了笑,很顯然也是對桓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隆點了點頭。

“母后,此次修路的施工建造以及人員的排程,兒臣已經全權交給了桓良旗下所帶領的永隆建造司來承擔,至於開支方面,兒臣也已經問過楊震,可以拿出一部分,剩下的缺口兒臣下面的少府可以補足。”

隨後,劉隆將如今少府下面永隆的產業仔細向鄧綏講述了一遍,又對永隆建造司的定位和角色為其講清楚。

當然,這其中劉隆也是將桓良所帶領的一眾人在宮外做事的功勞說的淋漓盡致,一點也不含糊。

“孤沒想到,桓良這小子竟然有這麼大的本事......永隆建造司照你這麼說,以後將會是朝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干係重大!”

鄧綏作為太后,考慮事情自當是深遠,她覺得桓良是個人才。

既然是人才,那就應該為朝廷所用,變成真正的朝廷之人,這樣才能更好的約束在手中。

“為何不許以官職?”

劉隆內心一笑,這正是他想要聽到的問話,也是他剛才為什麼極力帶著有些誇大的成分說著桓良的功勞以及能力。

上位者所站的高度,那必將看得更遠,沒有他們不想拿捏的人才,也沒有人不喜歡權力。

人人都想奪得的功名利祿,在上位者的眼中只是馭人的工具。

他們是從慾望中走出來的,自當也是明白看到慾望的那群人內心的需要和渴望。

“母后,這夥行商之人散漫慣了,根本不喜歡入仕。就拿桓良來說,身為桓鬱的子嗣,楊震的師弟,但的確對當官沒興趣,只愛做生意,兒臣也是頗為頭疼。”

鄧綏輕笑,淡淡說道:

“朝廷的生意,也是朝廷的事情,既然是為朝廷辦事,也算是朝廷的人。如今他們在外面日漸做大,不可不約束之。”

“母后這樣說,我倒是有些想法。前幾日和尹勤談論此事時候,他倒是給了我一些啟發。”

“說來聽聽。”

“諸如桓良這些人不願意做官,但朝廷也不能讓他們遊離在外,想要合理的約束就必須給他們名頭,制定一套與外外朝官員一樣的體系,建立制度,專門管理這些工坊的人員。”

鄧綏眼睛一亮,點了點頭:“聽起來確實是一個解決的辦法,孤看可以,你下去之後再找尹勤等人商議吧。”

“兒臣謹記!”劉隆也是達到了此次來的目的,當下應聲。

————————————

【週末愉快嘍~~~感謝各位書友的票票,謝謝支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