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修路大事確定之後,劉隆前所未有的欣喜。
這段時間以來,他恢復了晨時練習太極拳,午後便讓讓鄧悝帶著一行羽林軍陪自己在校場練習騎射武藝。
除此之外,每隔十日,他也會去一趟北軍五校,和班雄帶著大軍學習排兵佈陣。
這一切,都是為了以後做著準備。
此刻,北軍五營校場。
“陛下,你說的這個九九方陣戰術確實感覺厲害”班雄看著校場九人一組的攻擊小隊伍,眼中閃著精光。
“那是自然,在戰時大軍被衝散時刻,兵卒救人為一組,攻擊防禦掩護三位一體,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力量,分割敵軍隊形。”劉隆點了點頭,笑道:
“班將軍,除了大規模進軍方陣,此戰術日後也一定要進行每日強化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陛下放心,臣記下了。”
“好了,今日無事,你帶朕在軍營裡面走走,順便看看士卒的伙食。”
“諾!”
隨後,班雄便帶著劉隆在軍營之中到處視察。
這些日子以來,因為劉隆經常來此,軍中計程車卒們也都逐漸認識了這位胸藏韜略、腹有良策的年輕天子。
當然,最讓這些士兵印象深刻的就是天子的和善。
劉隆經常帶著好酒好肉慰問這些營中的將士,也經常與他們席地而坐,暢談閒聊,聽他們講心裡話。
他帶著一顆走向群眾的心,與這些士卒打成了一片。
可以說,劉隆每到一處地方,每看到一個士卒,都是換來他們發自肺腑的敬意。
當然,輿情司派遣來的輿情司小吏,也在這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就在兩人巡視期間,輿情司的小吏也被班雄喚了過來。
“陛下,這位便是袁太僕派來的掌管輿情司小吏之人。”
劉隆掃了一眼,立刻眼睛一亮,此人他倒是有印象。
“謝青?”
“臣謝青拜見陛下。”謝青內心激動不已,沒想到時隔多日,陛下竟然還記得他的名字。
“近來在這裡如何?”
謝青跟在劉隆的身旁,揖禮道:“陛下,此次派遣來北軍五校的小吏總共有五十人,共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之中各設十人,每擱五日便會選擇當天酉時,組織營中士兵學習《天子思潮》,加強士卒的思想建設。”
“不錯,思想建設乃是重中之重,你等必須要勤加宣傳”劉隆滿意一笑,繼續道:
“另外,你等也要多加關懷營中士卒,瞭解他們的心事,為他們排憂解難,宣揚朝廷的恩德。”
謝青一臉鄭重,大聲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讓每一位士卒明白陛下的關慰。”
劉隆伸出手拍了拍謝青的肩膀,讚賞道:“不錯,繼續努力之,朕看好你!”
這一刻,謝青整個人都有些顫抖,內心早就是排山倒海。
這是天子的認可。
這是天子的囑託。
這是天子的鼓勵。
“陛下,臣萬死不辭!”謝青看著劉隆離開的背影,雙眸之中已經被劉隆的身影掩蓋,不自覺流下了兩行熱淚,內心更是前所未有的堅定。
班雄跟在劉隆的身邊,目睹了這一切,內心也是愈發的對這位身邊的小天子感到震撼。
這段時間以來,他就是一天天看著劉隆在營中士卒之中的影響力,是如何一步步與士卒們打成一片。
他能夠感受到,營中的這些士卒們,對他發自內心的崇拜。
“陛下,輿情司這些人來了營中,確實提高了士卒們不少心氣,臣能看到這些人都比以前堅韌了不少。”班雄產研觀色,也是很合時宜地說出口。
劉隆輕聲道:“思想統一、作風優良才能凝聚軍心、鑄牢軍魂,大漢的將士們才能生出對國家對朝廷的信仰,所向披靡。”
“班雄,行軍打仗是一方面,思想建設是另一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甚至思想的凝聚才是最關鍵的。”
“陛下說的是,臣明白了。”班雄揖禮回道。
“最近班大家身體如何?”
“多謝陛下關心,姑母最近一切尚好,上次陛下送來的躺椅,姑母很是喜歡。姑母還說了,陛下前行些日子送的葡萄酒喝了之後,睡眠很好。”
劉隆看了一眼班雄,笑了笑:“既然班大家喜歡,明日朕再讓蔡倫去送一些。”
“多謝陛下關懷,臣替姑母謝過。”班雄笑了笑,也沒有拒絕,揖禮回道。
“有你和班勇在朕身邊,朕很欣慰。”
“我班家蒙受陛下天恩,自當肝腦塗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