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聖誕節,當特雷西·麥克格雷迪那記冰冷的準絕殺三分洞穿奧克蘭甲骨文球館的籃網時,整個北美體育界彷彿聽到了一聲清脆的碎裂聲。那不僅僅是籃球入網的聲音,更是舊有秩序、固有認知和專家預測被徹底擊碎的聲音。夏洛特山貓隊以107:106的比分,在衛冕冠軍的主場,用一場驚心動魄的勝利,為他們的不敗賽季獻上了最華麗的加冕禮。
這場比賽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勝負的範疇。
它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深水炸彈,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演變成了一場席捲全美的文化現象。
比賽結束後的第二天,幾乎所有的體育媒體都將這場聖誕大戰放在了頭版頭條,其熱度甚至蓋過了NFL季後賽的關鍵對決。
TNT的演播室裡,查爾斯·巴克利徹底放下了他作為“預言家”的尊嚴,變成了一位手舞足蹈的狂熱信徒。
“我收回我之前所有的話!”他對著鏡頭大聲疾呼,臉上泛著激動的紅光,“我錯了!我們都錯了!我們以為這是一群老傢伙在打養生籃球,但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是藝術!是智慧!是關鍵時刻那該死的、令人心悸的殺手本能!麥迪最後那個三分,那個封蓋,那不是2011年的特雷西·麥克格雷迪,那就是2003年的得分王!”
肯尼·史密斯則在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著比賽的最後幾個回合,他的眼神裡充滿了分析師的痴迷。“看看這個戰術,陸遠教練在最後時刻的佈置堪稱完美。他用艾弗森的跑位作為誘餌,為麥迪創造了投籃空間。但他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他算到了勇士隊的最後一攻!他知道羅斯在被包夾後會習慣性地尋找底角的庫裡!麥迪的那個補防,絕不是巧合,那一定是陸遠教練在暫停時就強調過的防守預案!他不僅在進攻端擊敗了你,他還在你的思維層面,提前預判了你的所有行動。這太可怕了。”
沙奎爾·奧尼爾則長出了一口氣,他靠在椅背上,臉上帶著一絲欣慰和一絲敬畏。
“我早就說過,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更不要低估一群冠軍的心。他們今晚證明的,不是他們還能飛多高,跑多快。他們證明的是,籃球這項運動,最終比拼的,還是在壓力之下,誰的大腦更清晰,誰的心臟更強大。姚、羅斯、庫裡,他們是聯盟的未來,但今晚,未來在過去面前,恭敬地低下了頭。”
ESPN的《PardontheInterruption》節目,兩位主持人託尼·科恩海澤和邁克爾·威爾本作出了罕見的一致評價:“夏洛特山貓隊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支籃球隊了,他們是一個符號,一個屬於‘黃金時代’的浪漫主義符號。他們讓所有看著他們打球長大的中年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的青春。”
這句話,精準地捕捉到了正在全美蔓延開來的一種情緒。
聖誕大戰之後,山貓隊繼續著他們的不敗征程。他們沒有因為這場偉大的勝利而有絲毫的鬆懈。陸遠的治軍之嚴,以及這群老將的職業素養,讓他們始終保持著對勝利的飢渴。他們接連戰勝了邁阿密熱火、波士頓凱爾特人和芝加哥公牛這些東部的頂級強隊。
對陣熱火,面對卡梅隆·安東尼、德懷恩·韋德和克里斯·波什組成的三巨頭,陸遠再次展現了他戰術大師的風采。
他沒有讓球隊和熱火隊拼運動能力,而是用一套極致的區域聯防,迫使熱火隊更多地進行中遠距離投籃。
韋德的突破路線被無限壓縮,而內線的本·華萊士和埃爾頓·布蘭德則像兩尊門神,讓波什打得極其難受。
進攻端,山貓隊則用安德烈·米勒這位“背打大師”錯位單打熱火隊的查爾莫斯和諾里斯·科爾,將比賽節奏拖入了一板一眼的陣地戰。
最終,保羅·皮爾斯在第四節接管比賽,用他那看似緩慢卻充滿節奏感的單打,一次次撕開熱火的防線,率隊以98:90取得了一場教科書般的勝利。
對陣凱爾特人,皮爾斯和漢密爾頓面對老東家的隊友們,打得格外投入。
而凱爾特人的球迷們則心情複雜,他們為雷·阿倫和加內特的每一次精采表現歡呼,也為皮爾斯和漢密爾頓的每一次得分送上覆雜的掌聲。
那場比賽更像是一場溫情的老友會,山貓隊憑藉著更深厚的陣容深度,在下半場逐漸拉開比分,最終輕鬆取勝。
對陣公牛,面對湯姆·錫伯杜教練打造的鐵血防守之師,山貓隊則用一場華麗的進攻表演,讓芝加哥球迷如痴如醉。
那場比賽,麥迪和艾弗森彷彿回到了他們在公牛和76人時的巔峰。
麥迪全場砍下35分,艾弗森則送出了15次助攻。
他們用最犀利的進攻,刺穿了聯盟最堅固的盾牌。
一場又一場的勝利,讓山貓隊的不敗金身愈發耀眼。
而他們的比賽,也成了全美收視率的保證。
他們的客場比賽,門票總是提前售罄,球館裡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復古球衣。
球迷們來看的,不僅僅是一場籃球賽,更像是在參加一場盛大的搖滾老炮兒的巡迴演唱會。
他們在為自己的青春,為那些回不去的歲月,獻上最真誠的喝彩。
就在這股席捲全美的懷舊浪潮中,一年一度的NBA全明星投票,正式拉開了帷幕。
在投票開始之初,所有的主流媒體和籃球專家,都給出了他們對於東部首發陣容的預測。
後場幾乎是毫無懸念的德里克·羅斯和德懷恩·韋德。鋒線上則是勒布朗·詹姆斯和卡梅隆·安東尼這對“03絕代雙驕”。中鋒位置上,德懷特·霍華德依舊是那個最具統治力的選擇。
至於山貓隊的球員,專家們普遍認為,憑藉球隊的戰績和球員們的驚豔表現,麥迪、艾弗森、皮爾斯這幾位核心球員,有極大的機會以替補身份入選全明星。
本·華萊士和埃爾頓·布蘭德,則有可能在教練的投票中,憑藉他們的防守貢獻獲得一席之地。但要說首發,似乎還沒有人敢做出如此大膽的預測。畢竟,他們的對手,是聯盟當下最如日中天、最具市場號召力的超級巨星。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人民的力量”,低估了那股被山貓隊重新點燃的,潛藏在無數球迷心中的火焰。
故事,是從費城開始的。
一個週六的下午,在南費城的一個體育酒吧裡,一群看著阿倫·艾弗森打球長大的76人隊死忠球迷,正聚集在一起觀看76人隊的比賽。
比賽很沉悶,76人隊打得毫無激情,最終輸給了對手。酒吧裡一片嘆息聲。
“嘿,你們還記得當年AI在的時候嗎?”一個名叫託尼的,已經有些禿頂的中年男人,喝了一口啤酒,感慨道,“那時候,我們可能不是最強的球隊,但我們絕對是最有種的球隊!AI拖著一身的傷,一次又一次地衝向那些比他高、比他壯的內線,他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害怕!”
“當然記得!”另一個人立刻附和道,“我永遠忘不了2001年總決賽第一場,他在洛杉磯,在OK組合面前砍下48分,然後從泰倫·盧身上跨過去的那一幕!那一刻,他就是費城的王!不,他就是全世界的王!”
“你們看現在山貓隊的比賽了嗎?”一個年輕人插話道,“AI雖然沒有當年那麼快了,但他的眼神,他的鬥志,一點都沒變!他還在用腦子打球,他還在用他的方式去贏得比賽!看到他還能在場上打球,我就覺得我的青春還沒結束!”
“說得對!”託尼一拍桌子,情緒激動起來,“勒布朗?韋德?他們是很強,但他們代表的是現在的聯盟!而AI,他代表的是我們的過去,是我們戰鬥過的青春!今年的全明星投票,我誰都不投,我就投阿倫·艾弗森!他為費城流過血,他就是我們永遠的答案!”
他拿出手機,熟練地點開NBA官網的投票頁面,在後衛一欄,鄭重地填上了“AllenIverson”。
他的舉動,像一個訊號,瞬間點燃了整個酒吧。所有人都掏出手機,開始為他們曾經的英雄投票。
“我們不能只在費城投!我們要去論壇上,去社交媒體上!告訴所有76人的球迷,我們的王回來了!是時候讓他重新回到那個屬於他的舞臺了!”
這個夜晚,在費城的各大體育論壇和社交網路上,“#VoteForAI”和“#TheAnswerReturns”的標籤,開始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
同樣的故事,在芝加哥,在底特律,在波士頓,在多倫多,甚至在新澤西,同時上演。
在芝加哥,一群公牛隊的球迷在聯合中心球館外,回憶著陸遠教練帶領麥迪和大本建立的那個短暫卻輝煌的“小公牛王朝”。
“你們還記得T-Mac在咱們這兒的時候嗎?那幹拔,那暴扣,簡直就是喬丹的影子!”一個穿著公牛1號復古球衣的球迷說道,“還有大本,他就是我們禁區的靈魂!是他教會了我們什麼是鐵血防守!後來他們都離開了,成了我們心中永遠的痛。”
“現在,他們在陸遠教練手下又聚到一起了!而且打得這麼好!媽的,看得我熱淚盈眶!”另一個人感慨道,“麥迪和大本,是我們逝去的青春!今年的全明星,東部後衛,我投麥迪!東部中鋒,我投大本!讓他們穿著東部的球衣,在全明星賽場上,再次代表我們芝加哥!”
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響應。
很快,“#VoteForTMac”和“#VoteForBigBen”的呼聲,在“風城”的球迷社群中,匯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在底特律,這座以藍領精神為傲的汽車之城,本·華萊士的名字,至今仍是“硬漢”和“鐵血”的代名詞。當年的“壞孩子二代”軍團,以平民陣容掀翻擁有F4的湖人隊,奪得總冠軍,是這座城市永遠的驕傲。
在一個汽車零件加工廠的休息室裡,一群剛下工的工人們,正看著電視上播放的山貓隊比賽集錦。當看到本·華萊士在內線築起禁飛區,一次次將對手的投籃扇飛,然後仰天怒吼時,這些粗獷的漢子們,眼中都閃爍著光芒。
“看啊,這就是我們底特律的靈魂!”一個工頭大聲說道,“大本即使離開了底特律,他骨子裡還是我們的人!他的每一次防守,每一次怒吼,都代表著我們這座城市的精神!德懷特·霍華德?他是個愛笑的大男孩,他很強,但他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戰鬥!今年的中鋒,必須是本·-華萊士!兄弟們,都給我投票去!讓全世界看看,我們底特律人民的選擇!”
於是,在底特律的工會里,在工廠裡,在每一個角落,為本·華萊士投票,成了一種表達城市精神的方式。
在波士頓,這座擁有最輝煌歷史和最挑剔球迷的城市,“真理”保羅·皮爾斯的名字,早已和“綠色榮耀”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儘管他現在身披山貓隊的藍白戰袍,但波士頓的球迷們,依然將他視為自己的孩子。
“看到保羅在山貓隊打得這麼開心,這麼有活力,我真為他高興。”在TD北岸花園球館外的一個酒吧裡,一位老凱爾特人球迷說道,“他把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我們,為我們帶來了第17座總冠軍獎盃。現在,他去追逐他最後的夢想,我們應該支援他!”
“沒錯!勒布朗和安東尼是很強,但保羅才是真正的關鍵先生!他在第四節的統治力,依然是聯盟頂級的!他配得上一個首發位置!這是我們波士頓欠他的!我們要用選票,告訴他,我們永遠是他的後盾!”
“#TruthBeTold”和“#BostonBleedsGreenAndBlue”的口號,在凱爾特人的球迷群體中迅速傳開。
而文斯·卡特,這位曾經的“加拿大飛人”、“半人半神”,則擁有著更廣泛的球迷基礎。在多倫多,球迷們至今仍在懷念那個用石破天驚的扣籃,將猛龍隊帶到全世介面前的年輕人。在新澤西,球迷們記得他與基德、傑弗森組成的三叉戟,帶來的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奧蘭多,在菲尼克斯,在他效力過的每一支球隊,他都留下了無數令人驚歎的瞬間。
當看到34歲的卡特,在山貓隊依然能夠上演360度轉身暴扣時,所有這些潛藏在各地的球迷,都被喚醒了。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形成了一股“Vinsanity”的復興浪潮。
於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由多個城市的球迷群體自發聯合起來的“造神運動”,在全明星投票中,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2012年1月,NBA官方公佈了第一輪的全明星投票結果。
當結果出現在各大體育網站的首頁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東部後衛榜:
阿倫·艾弗森(夏洛特山貓)-55萬票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夏洛特山貓)-52萬票德里克·羅斯(芝加哥公牛)-48萬票德懷恩·韋德(邁阿密熱火)-45萬票
東部前鋒榜:
勒布朗·詹姆斯(波士頓凱爾特人)-60萬票保羅·皮爾斯(夏洛特山貓)-51萬票卡梅隆·安東尼(邁阿密熱火)-49萬票文斯·卡特(夏洛特山貓)-47萬票
東部中鋒榜:
德懷特·霍華德(奧蘭多魔術)-58萬票本·華萊士(夏洛特山貓)-54萬票
這個結果,像一顆重磅炸彈,引爆了整個輿論場。
專家們驚呼“不可思議”,媒體們則用“懷舊的巨浪”來形容這一現象。
艾弗森和麥迪力壓羅斯和韋德,佔據了後衛榜的前兩位。
皮爾斯緊隨詹姆斯之後,位列前鋒第二。
而最令人震驚的是本·華萊士,這位藍領中鋒,竟然以微弱的劣勢緊追聯盟第一中鋒霍華德。
文斯·卡特也出人意料地排在了安東尼之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