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魚貫而入,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公寓內部。中年男子坐在沙發上,從公文包中取出了一疊檔案和一臺微型錄音裝置。
接下來的兩小時如同一場精神角力。表面上,他們詢問的都是些普通的問題——
對社群安全的滿意度、對聯邦安保措施的建議、最近是否注意到可疑人物等。
但林妄清楚,這些問題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試探。
“林同學,據我們瞭解,您還是學生,對嗎?”中年男子突然話鋒一轉。
林妄不動聲色地點頭:“是的,不過還在學習階段,距離精通還差得遠。”
“那麼,您對覺醒者的能量運用有什麼看法呢?”男子的眼睛直視林妄,似乎想從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什麼。
“理論上很有趣,但實踐上我只能望洋興嘆,”林妄聳聳肩,露出羨慕的神情,“畢竟我只是個普通人,沒有覺醒的天賦。”
“您上週五晚上在哪裡?”另一位調查員突然插話。
林妄早有準備:“在學校圖書館自習,然後參加了同學的生日聚會。您可以檢視監控記錄,或者詢問我的同學們。”
調查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林妄始終保持著一貫的鎮定。
最終,三名調查員離開時的表情雖然依舊嚴肅,但明顯沒有來時那麼咄咄逼人。
門關上的瞬間,林妄長舒一口氣,額頭上細密的汗珠終於不受控制地滲出。
接下來的日子裡,林妄明顯感覺到自己被監視的痕跡。
上課時,總有陌生面孔出現在教室的角落;回家路上,某些行人的目光過於刻意地避開他;甚至連常去的咖啡店,都多了幾位從不點單隻坐著看報的“顧客”。
這種無形的壓力如同一張無形的網,逐漸收緊,讓林妄寸步難行。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林妄自言自語,“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形——
既然無法避開聯邦的監視,何不利用這種監視,將計就計?
既然無法避開聯邦的監視,何不利用這種監視,將計就計?
林妄在暗沉的房間裡踱步,窗外夜色如墨,偶爾幾盞路燈投下黯淡光芒。他腦中思緒如電光火石般閃現,最終匯聚成一個荒謬卻可行的計劃。
“如果我主動投身虎口,反倒能從內部尋找真相。”
他迅速開啟終端,搜尋聯邦政府公開的“新型人才培養計劃”——這是“覺醒補償計劃”對外的偽裝名稱。官方網站裝飾著鮮豔的標語和笑容燦爛的“成功案例”照片,林妄幾乎要為這浮誇的宣傳嗤之以鼻。
申請表格出奇地簡單,只需填寫基本資訊和一份“潛能自評”。
林妄拿出偽造好的能量感應測試結果,這些資料顯示他具有潛在的能量親和力——
雖然不算出眾,但足夠引起那些獵頭者的注意。
“傳送成功”的提示音響起時,林妄嘴角揚起一絲冷笑。魚餌已經丟擲,就看那些藏在暗處的獵人是否會上鉤了。
關閉終端後,他站在窗前,凝視著對面樓頂若隱若現的監視裝置。
那些曾讓他如芒在背的眼睛,如今反倒成了他計劃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