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天公將軍張角的命令,統領全部的黃巾軍隊,將前線所有的黃巾軍隊,全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張坤斬殺盧植,名動天下。
加之他出道以來,連戰連捷,從冀州一路南下,打到了穎川。
可謂是百戰百勝,沒有任何人是他的對手。
不僅滅掉了盧植,甚至打敗了皇甫嵩與朱雋,打的二人龜縮在潁川,堅守不出。
憑藉一己之力,直接打敗了大漢的三大名將,聲望達到了頂點。
無數的黃巾渠帥,聽聞張坤的名字,都心悅臣服,
心甘情願地交出手中所有的兵權,臣服在張坤的手中。
至於那些不臣服的人。
參考蕭峰例子,就可想而知。
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死無葬身之地。
現在的張坤,其聲望直逼張角三兄弟。
甚至比起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而言。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放眼整個黃巾軍當中,也就只有名義上的首領,以及他們的精神首領張角,能夠與之抗衡。
而前線的十來萬黃巾將士,此時也只知聽從張坤的命令,對其言聽計從。
恰在此時,一位渠帥卻站出來,朝著張坤拱了拱手。
“啟稟將軍,我軍已經將陽城團團圍住,皇甫嵩與朱雋那兩個老賊,也已經被圍在陽城。”
“陽城城池的小城,防器械不夠,加之皇甫嵩與朱雋二賊手中,只擁有三萬大軍,反觀我軍,擁有二十萬大軍。”
”只要將軍一聲令下,我保證三天之內,攻破陽城,取皇甫嵩與朱雋首級前來敬獻給將軍。”
“可將軍這段時間,只是圍而不攻,或者是試探性的進攻,似乎並沒有快速奪取陽城的意思。”
這也是對方心中,頗為不解的地方。
原來張坤當日,打敗二人之後,便乘勝進軍。
趁著二人的大軍,尚未退卻到虎牢關之時,就已經追到了皇甫嵩與朱雋二人。
二人迫於無奈之下,也只能就近退守陽城,在陽城構築了一道防禦攻勢,企圖抵擋黃巾賊寇的進攻。
張坤當即便下令,包圍陽城。
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早就已經將陽城,圍的水洩不通。
可這段時間以來,張坤也只是命令大軍,做試探性的進攻,從多點突破。
並沒有一鼓作氣,奪下陽城,斬殺皇甫嵩與朱雋二將的意思。
要知道,陽城乃是穎川最後一道防線,更是虎牢關最後一道防線。
只要突破了陽城,大軍一鼓作氣,勢如破竹,便能兵臨虎牢關。
更有勝者,皇甫嵩與朱雋二人,乃是大漢的名將。
若是斬殺二人,或許憑藉二人的首級,就能嚇得虎牢關守軍為之膽寒,兵不血刃的奪取虎牢關。
因此才不明白,張坤為何圍而不攻。
“呵呵……”
張坤擺了擺手,示意對方不要輕舉妄動,這才笑呵呵的說道:“陽城城池底下,以我軍的實力,想要奪取陽城,也並非一件困難的事情。”
“可皇甫嵩與朱雋二人,乃都天下名將,他們自然也只想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定會竭盡全力死守陽城。”
“一個人臨死之前,明所爆發出來的強大戰鬥力,定然會讓我軍損兵折將。”
“倘若我軍攻破陽城,也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最為重要的一點,陽城一旦被攻,破虎牢關的敵軍,又如何出來救援?”
原來。
這才是張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