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風起雲湧,宮內風聲更緊。
劉據一夜未眠,清晨剛至,便密召東宮三位心腹幕僚,於密室會談。
“從今日起,東宮要動起來了。”
楊洪展開一幅新繪製的謀局圖,圖上紅線縱橫,劃出兩條路徑:
一為明線,一為暗線。
“從今日起,你們三人將領人分為兩股。”
“一支,公開離府,散入長安,表面上是棄東宮而去,實則是分散火力,做誘餌。”
“另一支,則徹底轉入暗處,身份抹除,只做我之耳目,滲入市坊、軍營、街巷,探風向、引輿論。”
三人聞言,皆心頭一震。
“殿下……這是要掀第二波戰了。”
楊洪語氣淡淡:“我們只是把敵人請出來。”
“真正的宮鬥,才剛開始。”
與此同時,長安街頭,酒肆茶樓、廟市小巷間,漸有傳言四起:
“聽說沒?東宮昨夜燈火不熄,疑似又在夜修秘咒。”
“太子身邊那個楊洪,前身乃是江南術門出身,說不定真是左道中人。”
“太子前日入宮,今日滿城起陰霧,是不祥之兆啊。”
這些流言並未驚動朝廷,卻在百姓中悄然發酵。
而更令人注意的,是長安西市外,忽然出現一名衣袍飄逸、白髮蒼蒼的“雲道人”。
他號稱可測天機,洞察宮中陰陽,三日之內接連“算中”兩件東宮微事,引發圍觀。
第三日,他在西市當眾抬手一指,語出驚人:
“今日之長安,東宮妖氣沖天,怕是有天罰將至!”
此言一出,震驚眾人。
而更巧的是,當夜東宮後苑突現異火,據守門太監稱“夜空紅光繞柱,有似蛟龍回舞”。
風聲,更盛。
東宮內,劉據滿面焦躁,幾欲召人止謠。
楊洪卻攔住他,淡然一笑:
“不可制止。”
“這是我們自己放的火,豈能自己撲?”
劉據怔住:“是你放的?”
“那些流言,那名道人,連那束‘蛟火’……都是你安排的?”
楊洪將一份手札遞出:“雲道人本名雲慶,原為楚地下九門之一,擅作局布風,早年曾為江南王后府所用,後流落西市,被我招至麾下。”
“他言語誇張、姿態張揚,卻有一好——懂得分寸,能煽火不燒身。”
“他,是我們點給江充看的‘訊號’。”
“江充此刻若再不動,便是廢子一枚。”
“而他若動,我們便有名正言順的還擊之機。”
果然,第四日清晨。
御史臺再度奏報:
“近日東宮風聲詭異,百姓譁然,妖言四起,疑有左道聚斂、巫蠱陰謀。”
“請陛下下旨,準御史臺入東宮徹查。”
而這份奏章——出自江充之手。
漢武帝龍榻之上沉吟許久,終在奏本下筆:
“準。”
“限三日搜查,不得騷擾內屬。”
江充得旨,親率御史三十人,兵分三路,持令入宮。
“奉旨徹查東宮!凡涉禁術、巫物、私道之物,一併收繳!”
東宮外,門鼓緊鳴,劍戟寒光乍現。
楊洪立於門前,手負身後,神情平靜如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